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于“乌大张”(即乌兰察布、大同和张家口三地)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京张高铁年底通车,“乌大张”将彻底进入高铁时代,与京津冀更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乌大张“长城金三角”,本来就有极深的渊源,而今又要焕发新机。
现今的乌兰察布,基本上属于察哈尔八旗(含四牧群)故地,在不同历史时期,归属察哈尔省和绥远省管辖,在明代还曾是宣化、大同的边外地。解放初期,如今的张家口、大同地区,以及乌兰察布及锡林郭勒的部分地区,还有北京的延庆,都属察哈尔省。
清代察哈尔都统衙门,治所在今天的张家口,所辖范围大致就是东西两口之间。张家口和杀虎口,是草原丝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两口之间沿着长城内外,还催生了若干很有特色的古镇,今天我们精选几个,回溯一下他们的过去,看看他们的现在,在其间体味历史沧桑。
—壹·商都七台镇—
伴随着“草原丝路”和“草原茶路”概念的走红,“张库大道”也成为了热门。七台镇,就是“张库大道”(张家口—乌兰巴托)的第七个驿站。张库大道,属于商道,同时也是阿尔泰军台的一部分。过去京师通往蒙古地区的官道,其节点在内地叫作驿,在蒙古地区叫作台。
“七台”蒙古名叫“明安白兴”,属于旅蒙商的岔路口,往西,就是集宁、呼和浩特,往北,就是四子王旗、乌兰巴托。张库大道的四台到八台,都在商都县境内,这几个“台”,在清朝时期都很热闹,路上不但有驿丁奔驰传送情报,也有许多商队在从这条道路上经过。
古代驿站的设置,一要考虑上下站之间的距离适当,通常为50-里,二要台站设置处必须有水草,三是尽量确保附近有甜水井。草原虽然无比广袤,但行军、经商线路,基本是需要勘探好的。七台城,从地理环境讲,位于商都盆地,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地下水丰沛。
“商都”系满语,意为“旋流”“水游”,境内的“布动河”(意为“粗大的河流”)清流湍急,在这里拐弯,向东注入与河北尚义交界的察汗淖尔,因河水在拐弯处有旋涡,故名。康熙年间设察哈尔八旗时,商都为正黄旗管辖,乾隆年间改为察哈尔商都牧群,年正式建县。
七台镇为浅山丘陵地貌,年日照时数小时,年降雨量-mm,适合种植蔬菜。商都县七台镇和小海子镇所产的“商都西芹”,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曾被国家奥委会指定为年北京奥运会西芹供应基地。商都,目前还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县。
有“七台”,自然有“五台”,当地人称“五台海子”,因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此而闻名天下。在藏传佛教体系的众多达赖、班禅中,“四世达赖”属唯一的蒙古族,是草原英主、归化城建造者阿拉坦汗的曾孙。后来,五世达赖,在代嘎汇祥寺(凉城大庙),正式接受中央册封。
由军台变成县府所在地,七台有其微妙的机缘。年,“商都招垦设治局”建立之时,由于七台有“军台官房”可资利用,考虑到综合成本、交通便利等因素,此处最终成为了设局地点。商都县城如今被称为“古驿七台”,并设有“古驿七台民俗博物馆”,让历史不再幽远。
—贰·右玉右卫镇—
明初数百年来,右卫的沧桑变化,最令人唏嘘。赵武灵王,曾在此置“善无县”,据说是文明教化到了尽头的意思。“右卫城”的特点,是“城压城”,明清右卫城,就建在秦汉“善无城”之上。这种“城摞城”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开封,上面一座城,下面还压着七座城。
右卫距离杀虎口,仅10公里,明代是置卫,雍正年间,设右玉县,旋后又升级为朔平府的府城。最辉煌的时候,右卫曾是清廷正一品大员——“右卫建威将军”(后来演变成绥远城将军)的驻地,其军事之上的战略意义,甚至超越了省。曾是草原丝(茶)路、旅蒙商重镇。
伴随着杀虎口的衰落,右卫也一再衰落,民国元年废府,年,右玉县府,又从右卫城迁梁家油坊,如今行政上属镇级建制。右卫镇,目前名列“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右卫曾经人才辈出,最有名气的当属万历年间“抗倭援朝”的麻家将,康熙西征时晋商在此崛起。
右卫城,是清代京师经杀虎口通往归化城的必经之地,向南经雁门关,可通往太原、祁县等旅蒙晋商的大本营。右卫距离杀虎口太近,且商贸繁荣时代,“杀虎口—右卫”基本连成一片,因此人们的印象当中,右卫存在感,比杀虎口低很多。其实,杀虎口、右卫,本属一家。
受政治、军事、商贸因素影响,明清两代直到民国,右玉生态环境日趋恶劣。年以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右玉坚持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右玉精神”由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记,右玉也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清代驻右卫的朔平府,分管朔州、左云、马邑、平鲁、右玉,代管宁远厅(即现在的凉城县、卓资县)。朔平府的“府”城隍庙,位于今凉城县永兴镇西街(原宁远厅驻地西街),这座城隍庙统辖的范围,是右玉、和林格尔、宁远三地。民间信仰层面,右玉和凉城渊源可见一斑。
右玉是晋绥革命根据地老区。年,绥蒙根据地最艰难的时候,干部和机关就曾短暂撤往右玉地区,右玉紧邻绥南,为绥南根据地坚持到最后,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同内蒙,“右玉三宝”,也是莜面、土豆和羊肉。“右玉羊肉”,目前属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叁·凉城厂汉营—
口外古镇厂汉营,历史上曾叫“察哈尔营”,归察哈尔镶蓝旗管辖,“合乡并镇”后,成为曹碾满族乡驻地。厂汉营,距离杀虎口30多公里,在现代铁道、公路体系兴起前,是杀虎口通往岱海滩、蛮汉山、旗下营、大青山、后大滩、乌兰花一带的捷径,是鸿茅药酒的酒源地。
这里是凉城通往大同、左云、右玉等地的交通叉点,清代民国时期相当繁华,民国时期与凉城(田家镇)、天成镇,并称凉城县三大集镇,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厂汉营多崞县(即现原平市,老县城目前叫作崞阳镇)、阳高、忻州移民,因此民国时期厂汉营又叫过“崞阳庄”。
正是因为如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日伪、国民党,都对厂汉营非常注重。年,八路军一二O师奉命开辟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经杀虎口,进入绥远省的第一站,便是厂汉营,并在厂汉营地区建立了内蒙古历史上的第一块根据地——马头山革命根据地。
日军为了阻拦八路军北上大青山,曾在厂汉营部下重兵,至今,绥蒙革命纪念园,还有日军作战计划图影印件。年,傅作义以数百倍于我军的人财物投入,对绥南地委所在的厂汉营地区进行围剿,试图将我党根据地在绥远彻底抹去,建立所谓的“绥察热防共隔绝地带”。
解放战争时期,凉城、丰镇、卓资、集宁一带,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贺龙部队就曾三进凉城,当时线路,都是途经厂汉营。当年除了著名的“集宁战役”之外,还有个有名的事情,贺龙部队解放卓资山,我党为了纪念,从邻县析出几块区域,命名为“龙胜县”(今卓资县)。
年,傅作义下属的乔汉魁部,占领了厂汉营乡大部分地区后,认为马上就能建立不世之功业,下令将厂汉营乡更名为“魁定乡”,但这注定是历史上的一个小插曲。乔汉魁是凉城本地人,年参加了“九·一九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因参与反革命暴动而畏罪自杀。
历史上令厂汉营老乡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年4月,当时的归凉县政府,派出代表将厂汉营所产的“鸿茅酒”,用马驮至延安,向中共“七大”献礼,此事在《乌兰察布盟志》《凉城县志》中均有记载。执行该项任务的,是头号村冯三先生,他负责从厂汉营送往右玉东山沟,然后再由相关人等接力,送往延安。
—肆·丰镇隆盛庄—
隆盛庄,地处黄旗海(因察哈尔正黄旗得名)南岸,是乌兰察布最早的集镇之一。隆盛庄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乾隆三十二年(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定名隆盛庄。隆盛庄是内地通往蒙古草原的交通枢纽,也是旅蒙商的一个重要集镇。
藏传佛教有个讲究,此生要不去参谒拉萨,要不就去趟五台山。清代青海、内外蒙古地区,普遍信仰藏传佛教,隆盛庄是蒙古到五台山的必经之处,因此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朝山进香的信众从这里经过。周边的牧民称这里为“隆兴浩特”,意味繁华的城市,小买卖十分兴旺。
清末民初,隆盛庄是从张家口到归化城大道上最大的居民区之一。由于地处察哈尔八旗,牧民们常把成群的牛马、特别是羊群,赶到这里卖给牲口贩子,再由他们卖到内地,北京的肉贩子每周都赶走数千只羊,隆盛庄还是周围农民出售粮食的地方,商业发达且比较多样化。
年,隆盛庄村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共有六条大街,42条小巷,镇内现在还保存有古店铺、古门阁、古寺庙。传统古庙会从清代延续至今,已有多年历史,7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隆盛庄镇又被确定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全镇有汉、蒙、回、满12个民族,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聚集。其清真寺,建筑形式为传统的中国宫殿式风格,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的清真寺,民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德王(内蒙古王公),为其提了“守真存诚”牌匾,落款是成吉思汗纪元年(亦即公元年)。
对于吃货来说,隆盛庄也是非常不错的一个地方。那款被官方认定过的“内蒙古味道·乌兰察布经典10味”中的“丰镇月饼”,就起源于隆盛庄。“丰镇月饼”,是乌兰察布的一张特色名片,制作技艺在7年被列入内蒙古非遗名录,“上三元”专营月饼,已近三百年历史。
隆盛庄在其鼎盛时期,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人口达3万之众,著名商号有0余家。由于独特的历史、商贸及交通区位条件,隆盛庄曾数度计划设县。年,西北军在此设县佐,拟将隆盛庄改设县治。年,中共绥蒙区委员会进驻丰镇,曾在隆盛庄两度设市。
—伍·大同高山镇—
高山镇,属于历史古镇,也是大同重要煤炭生产基地。清代京师经杀虎口到归化城的官道,在高山就设有驿站。大同有两个“高山”,即传统上所说的“旧高山”“新高山”,二者相距10公里,前者在左云县张家场乡,后者在云冈区高山镇,他们既有渊源,又有很大不同。
旧高山是明代高山卫旧址,筑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年),年因高山卫调防,卫城废弃。新高山的城堡始筑于天顺二年(年),比高山卫迟筑了65年。新高山与旧高山并非传承关系,旧高山最初是高山卫的卫城,新高山从建城起,就没有做过卫城,而是站城。
新旧高山,解放前都属左云管辖。《清会典则例》对于通往归化城、绥远城官道的描述,明确记载“左云县高山站”,因此有专家认为旧高山属驿站,实则非也,这里的“左云县高山站”指的就是新高山,也就是现在的高山镇。有清一代,高山站同时扮演驿站、兵站角色
高山城(新高山),起初是接待往来将士与使者的驿站,后被赋予大同镇城的两翼。高山村曾是大同城的西翼,历史上店铺林立,村中自然少不了明代始建的古院落、古牌坊、古石桥等,大小古建筑就有30余处,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怀德桥,桥面至今留有深深的车辙印。
新高山距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仅15公里。年9月13日,日军侵入大同,之后占领高山,并设立据点。解放战争时期,新高山曾两度成为中共西大同县委、县政府驻地。高山镇是“省级旅游特色镇”,年,高山村成功申报为“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
境内焦山石窟寺,建于北魏时期。焦山,因其形如一车轮,史称“车轮山”,又如佛经中描写的“须弥”胜景,也称“须弥山”,须弥山意即妙高山之意。新高山最辉煌的时期大约是辽代,当时焦山被建成皇帝的行宫。焦山上,至今残存着辽代行宫的厚实而古朴的宫墙。
上个世纪后半叶,高山镇的关键词就是“煤炭”,历史上沉淀的一些东西,被人们所淡忘。随着文化发掘的延续,人们发现,这样一个村镇,其实涵盖了古人类文化遗址、宗教文化遗存、军堡文化遗存、万里茶道驿路文化遗存、农牧(游猎)民俗文化遗存等众多文化内容。
—陆·兴和县张皋镇—
在清代,张皋是蒙古、归化地区,经张家口通往北京的大道要冲。张皋以著名的“更换车轴”而闻名于世。出于政治、军事、贸易、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清代内外蒙古,与内地的车辙宽度并不一样。这个就如同阎锡山的“窄轨铁道”,俄蒙的“宽轨铁道”,到了地方必须换车轮。
有清一代,马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内地的马车是长轴,张皋以外蒙古地区的马车轴比内地的短,两地车轴不合辙,所以内地与蒙古路经张皋的过往车辆,都要在张皋开的店中换轴歇息。但不知为何,《蒙古与蒙古人》一书中记录的,两侧的车轴长短,正好与之相反。
张皋镇,开辟于明嘉靖元年(年),是兴和县最古老的集镇,早期归丰镇厅管辖,目前与丰镇的隆盛庄镇相邻,光绪二十三年(年),清廷在丰镇、隆盛庄、兴和、张皋等地设杂畜税局。由于换车轴强制休整的原因,张皋商业兴盛,成为塞内外重要的贸易集散地。
张皋地名由来,说法有二。一说是此地盛产中药苍耳子,“苍耳”在蒙语中叫“江高儿”,后来汉人越来越多,逐渐将江高儿叫成了“张皋”。二说是,明代有个叫张皋的河北人在这里开车马大店,款留客商,镇名遂由此来,据传该店院中曾有小祠堂,设有“张皋之神位”。
鉴于交通上的特殊地位,清朝在张皋设有设置巡检衙门,光绪年间还把土地编成1-号,每号土地七顷半,抽签招民放垦,张皋一度成为察哈尔正黄旗的粮食贸易中心。那时张皋商贾云集,达多家之多。周边粮食先集中到张皋,然后再运往宣化、大同,尤其是张家口。
非常有趣的是,张家口商人,虽然经常到张皋收粮,但付款时,为避免风险,通常都是用汇兑,清末张皋有三四家与宣化、大同、张家口等地有往来的银号。除了以上贸易,张皋还与归绥、商都、张北、北京、天津、大库伦通商,牲畜、皮张、生活用品、药材亦为大宗。
张皋镇距离兴和县城21公里,而且紧邻京新高速(G7)苏木山服务区,伴随着年底高铁站“兴和北站”运行,兴和距离北京,高铁仅1个小时。乌兰察布现今着力于打造“京津后花园”,但就区位而言,兴和县及张皋古镇,更易捷足先登,畅享时代变迁带来的红利。
—柒·大同口泉镇—
大同被称为“中国煤都”,口泉镇则是“煤都之都”。口泉,因沟口有岩岭泉而得名,明清前的煤窑遗址就有不少。口泉镇的兴衰,皆与煤炭有关,见证着大同的煤炭开采史。口泉的煤炭,北魏时已大量开采,宋代记载,这里有炭市和炭牙子,既是煤炭经销地,又是居住集镇。
年山西爆发保矿运动,赶走英国人收回矿权,来口泉沟办矿的风起云涌,保晋公司还在忻州窑建了第一座机械化矿井。不久同泉、忻泉、泉峰铁路通车,口泉成了一夜暴富之地。辛亥革命后,阎锡山控制了口泉的矿产和铁路,煤炭运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口泉便名满中外。
口泉沟是大同煤炭主要出产地,煤质优热效高灰粉少,是世界煤炭产品上少有的优质品种。日寇统治时建了号称八大煤矿,口泉是其掠夺煤的中转站,繁华程度不减当年。建国初期,口泉仍然是富庶之地,因比市区繁华被称为“小上海”,京津沪等城市还在口泉设有办事处。
在蒙语中,泉水被叫做“不浪”“布拉格”,如,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八卦一下,据此“口泉沟”可以翻译成“不浪沟”“布拉格之沟”,泉城济南,也能叫作“不浪浩特”“布拉格浩特”。其实,考虑到大同曾属察哈尔省,这并非完全不可能。
地处口泉沟口的口泉火车站,承担着当地95%的煤炭运输任务。口泉站,在北同蒲线与平旺站接轨的口泉支线上,是全路最大的煤炭装车站之一。口泉站年建站,现为一等站,上世纪70年代,是全国最大的货运火车站,直到现在,依旧是全国最大的编组火车站之一。
随着时代变迁,口泉沟的山下空了,地下水下降了,过去的繁华逐渐成为记忆,但口泉古镇原生态地保留着民国、红色激情年代的建筑群,拥有包括火车站,戏台,府衙,剧场,民居,街道等众多历史遗迹,如同乌拉特前旗的营盘湾,适合作为一些影视作品的拍摄外景地。
从地理位置来看,口泉古镇,是内蒙通往大同的一条必经之路,也是经贸、军事要地。但口泉与内蒙古的交集,更多发生在20世纪初到80年代。口泉曾经骡马大店成排,雁北及今乌盟等地来拉煤的车马云集。但所有这些,跟旅蒙商的关系不是很大,反而比不上邻居高山镇。
—捌·武川可可以力更—
可可以力更(简称可镇),属于典型的因商而兴的城镇,目前是武川县府所在地。说到可可以力更,就不能不说召河(希拉穆仁),因这条线是清代归化城到外蒙古和新疆的必经之路。康熙五十八年(年),可可以力更设军台,为归化城通往乌里雅苏台、科布多的第一站。
这条官道上的第二站,便是召河。召河到可镇,有一条大营路,是旅蒙商商道,大营路两旁的居民甚多,水井也多,尤其路两边。这些地方都是当年归化城知名商号扎房子(驼队及驻扎的大帐篷)的地方,以及为骆驼等畜力饮水方便而打的井,渐渐演变成为大村庄。
希拉穆仁草原,过去叫“设并草原”。乾隆三十四年(年),普会寺建成后,喇嘛和牧民逐渐多起来,设并草原成为商运和牲畜集中之地,许多粮食加工商号也开始兴起。召河当年还是大盛魁的牧场,大盛魁每年从外蒙赶回来的羊群、马匹,都集中在这一带上膘育肥。
召河与可镇间的村落,以及可镇周围的村落,都是先有商号后有居民,先有商业后有农业的。这一带较大的和历史较长的一些自然村,皆以商号名称命名。如福如东、大兴长、西成丰、四合义、广义泰、三义元、康油房、大和与西火房等,都是以最早的商号的名称,作为村名。
过去,召河到可镇大营路两旁的居民特别稠密,一二百户的大村庄相望于道。有清一代,可镇以“通事行”和“六陈行”为主要商业,居民以拉骆驼和跑趟子车,即养车接送商旅为主要从业,当时归化城著名商号大盛魁的从业者也在武川落户,相当多的居民都是这样来的。
大盛魁体量很大,与其配套的商业也较多。可镇当地就有类似商号。比如以加工粮食为主业的鸿记,每年可磨出50多万公斤白面和莜面,而这些面粉全部供给大盛魁的羊马场和骆驼房子的店员和个人食用。另外鸿记还有榨油和烧酒作坊,所生产的油和酒也都供应了大盛魁。
可镇,因旅蒙商而兴,因旅蒙商而衰。旅蒙商记忆,毕竟已经远去。可镇再次兴起,靠的不是商业,而是农业。武川特别是可镇一带,地处高寒,昼夜温差大,降水量较少,时间分布不均衡,但种植莜麦、荞麦、土豆,非常理想,目前三大品种,均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作者介绍:
刘如江,80后,经管畅销书作家,重度地方文史爱好者,资深品牌策划人,有12年之久的从业经验,与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战略规划部之间的合作,超过10年,还曾服务过内蒙古正大等知名企业。其本人出版的经管类专著,有6本,线上、线下,受益人数过百万,代表作有《你的项目靠谱吗》《微智慧:公司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