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西部,是锡林郭勒盟的西大门,东邻苏尼特左旗、镶黄旗;南靠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西接乌兰察布市的四子王旗;东北与二连浩特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18.15㎞。地理位置为东经°08′~°16′,北纬41°55′~43°39′。苏尼特右旗辖3个苏木3个镇,总面积㎞,由蒙、汉、回、满等11个民族组成。
历史上,苏尼特右旗曾是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辽阔草原。秦汉时期为上谷代郡之北境,后汉乌桓鲜卑居之,晋为拓跋氏地,隋唐为突厥所居,辽为抚州,金属西京路。元朝期间,始创立行省制度,归兴和路,建行省区划。清朝统一漠南蒙古后,在清崇德七年(年)正式设旗的建制,成为右翼苏尼特旗。苏尼特为蒙古族古代部落名,后为远宗室17世孙所部名。“苏尼特”词来源于蒙古族远古一位部落首领之名,汉籍记为“雪尼惕”,
民国17年(年)归察哈尔省,年沦陷后属蒙疆政府。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政权取代了世袭的右翼苏尼特封建政权。年2月成立牧民会,同年8月成立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年8月政府迁至温都尔庙,年再迁至赛汉塔拉镇。年11月,苏尼特右旗划归乌兰察布盟管辖,年5月,苏尼特右旗重新划归锡林郭勒盟管辖。
地质构造属于古湖盆上升而成的层次剥蚀高平原,海拔~m, m,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大致可分三个阶梯, 阶梯南接阴山山脉北麓,地势 ,海拔m以上,山丘起伏较大,河谷侵蚀切割较明显,由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组成。
第二阶梯为朱日和镇以北至赛乌素,海拔m~m之间,地势较平坦,其间有大小不等的古湖泊及古河道遗迹,表层大部分以第三组和中生代的红色砂岩、泥岩和沙砾岩为基底,上面覆有不厚的第四组残积物和风积物。第三阶梯海拔低于m,多在m左右,为苏尼特右旗 点,是 的二连盆地。。
区内有面积不大的盐湖、碱湖低地。西北角有一片剥蚀丘陵,由古老的变质岩和火成岩组成,在强烈的剥蚀作用下,岩石裸露,同时由于西北风的搬运作用,沿其东南缘形成一条顺风而下的沙地。
苏尼特右旗属古湖盆地上升而形成剥蚀高原,平均海拔高度为m~m,整个地形南高北低,中北部为坦荡的高平原和丘陵[2],南部多山、东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延伸部分。境内无长年河流,地表水贫乏,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且埋藏较深。苏尼特右旗位于乌兰察布高平原东侧,阴山山脉之北。
内无长年河流,地表水贫乏,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且埋藏较深。[2]由于深居内陆,地处高原、缺乏各种形态的地表水。有湖泊多处,但大多是雨季暂时存水,其它季节多处于干涸状态。南部山谷间虽有些河床,除雨季会出现洪水外,其它时间无水或水少。地下水位深、贮量少,其流向与整个地势相一致,含水层埋藏深度从南向北由深至浅,降水少,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不稳定,深层水开发困难,在一些地区形成缺水草场。
苏尼特右旗遗留的名胜古迹较多,主要有温都尔庙(曾为德王府)、毕鲁图、毛登等二十八处古庙遗址。年来还发现了约多公里长的成吉思汗边墙,从京城大都通往大库伦的两条古路遗迹,青铜器时代的德勒哈日壁画,元代阿拉坦图满古墓群以及晚中新时代的查干淖尔恐龙化石区等。
尼特王府建于同治二年至光绪三十四年(年—年)。它是在继承汉式儒家礼制建筑“中轴对称、前堂后寝”之制的基础上,沿袭喇嘛黄教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蒙古族的信仰改为“前为厅堂、后为佛殿”,其间还搭有数顶大型蒙古包。苏尼特王府属自治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旗政府所在地赛汉塔拉镇以南45公里处,集二线铁路,国道纵贯南北。
赛汉塔拉温泉
赛汉塔拉温泉
大红山
乌兰布统敖包吐
国家二级保护双峰驼
夕阳下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