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徐剑桥发自贵州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说: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公元年,国庆70周年庆典前夕,42名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名单公布。本报选取20位功勋模范人物,派出9名记者深入全国各地采访。两个月来,9名记者行程3万公里,一路风尘仆仆,一路风雨兼程,追寻国之栋梁的足迹。
9名记者,东到位于黄海海域的江苏连云港开山岛,西至国境线上的新疆乌恰县吉根乡,南到广东汕头,北至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深处,探求20位先进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见证他们爱国、爱民、敬业、奉献的非凡人生。
今日,本报大型策划报道收官。谨以此组报道,致敬大国栋梁!
南仁东生前在“天眼”施工现场新华社发
人物档案
南仁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年生于吉林辽源,年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年首次提出“中国天眼”构想。年,历时22年的“中国天眼”工程正式完工。
年9月15日,因肺癌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今年9月29日,获颁“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一尊雕像面朝群山而立。
八字胡、戴眼镜、一身工服,雕像的主人是南仁东。
隐于群山之中的,是南仁东一手打造的惊世之作——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七十二载人生路,南仁东像是只为中国“天眼”而来。在人生的最后22年,他以命相搏,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大国重器,成就一段无以复制的传奇。
烟熏写出的万言书
11月的贵州,阴雨在大山深处笼起一层层白雾。
车在黔南州兜兜转转,跨越连绵不绝的喀斯特山峰,再跋涉进入方圆五公里的无人区,方才到了中国“天眼”FAST工程所在地。
无际绿野环绕中,一口洁白的巨型“炒锅”震撼现于眼前,像是一只凝视星空的硕大眼眸。
它是当今世界最灵敏的望远镜,睁开“锐眼”能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通俗地说,“它灵敏到可以在雷声中分辨出蝉鸣。”
它的球面反射面积有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大小。较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了约10倍。
而在20多年前,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才25米,为了做研究,中国科学家甚至有时要跑到国外“蹭”别人的望远镜。
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在日本东京开会。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
“这是一个必须抓住的机会!”时任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听闻会议消息坐不住了。他力主将大射电望远镜必须建到中国来。
然而,从25米到米,其间的难度可不是米,而是十万八千里。
要建一个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造价高昂,关键是去哪里找一个合适的选址?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想法“不可思议”。
年初春,冰消雪融,树冒新绿,憋着一口气的南仁东,拿出了一篇大射电望远镜建议书。这是一篇历史性的文档,全文共1.7万字,署名的建议人还有其他十位中国科学家。这份建议书堪称“烟熏出来的”,里面的每个字都是他熬夜抽烟,呕心沥血推敲而来。
当年春夏之交,“天眼”工程悄然启幕。
50岁的南仁东,开始了一个人的战场,也开启了中国在射电望远镜领域的“弯道超车”。
“中国天眼”全景
一场耗时22年的玩命
FAST的理想建造地,对地形、地质、水文等有着极高要求。
中国西南,深山环绕,可以天然挡住外面的电磁波。然而,要找到一个最适合FAST的台址,却难如登天。
时任FAST选址组负责人聂跃平回忆,对筛选出的一百多个备选洼地,南仁东坚持每个都要跑到,“他说要是漏掉了最好的,他死了还会在这里转。”
从年到年,12年里,南仁东无数次坐着绿皮火车,一次次扎进贵州的荒山野岭。雨衣、柴刀、拐杖,是他常伴左右的装备。
朝阳与黄昏,烈日和暴雨,山涧下的河谷丛林,夜宿山村燃起的火堆,头顶璀璨的星空……这些场景,构成了南仁东人生后半程震撼他心魄的世界。
理想有多高远,脚下的路就有多艰苦。
没人想到,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竟耗时22年!此时,南仁东已从壮年步入花甲。
他为项目起名叫“FAST”,英文意思是“快”。为了让FAST早日立项,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
FAST世界独一无二,工程艰难程度超乎想象。南仁东没有休息日,总是蹲守在施工现场,近70岁了依然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在高空梁上打孔套丝……
同事张海燕回忆,FAST工程反射面单元即将吊装时,南仁东坚持第一个上去进行“小飞人”载人试验,“就是用简易装置把人吊起来,送到6米高的试验节点盘,稍不小心,就会摔下来。”
为了FAST,南仁东真的在玩命。他总说:国家投入巨资搞这个望远镜,我没有退路。
年,开工建设没多久,FAST遭遇了一场近乎灾难性的考验——市面上的钢索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南仁东每晚要靠吃安眠药才能入睡,他亲自组织攻关。多天,几十家生产企业,一百多次失败,终于在他主导下研制出了满足FAST要求的钢索。
FAST现任总工程师姜鹏说,在人生的最后22年,如果没有踏平坎坷的决绝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南仁东不可能完成这个超级工程。
未曾离去的“老南”
年9月25日,中国天眼隆重落成启用。
此前,南仁东因肺癌病情加重,被送回北京治疗。但在典礼的前一天,他飞到了贵州。倾尽他心血的FAST完全建成后的模样,他执意要一个人先去看看。
病后的南仁东,身体羸弱,他谢绝了外人的陪同。一个人拖着步子,沿着高高的平台缓缓而上……火红的夕阳,在巨大的球冠反射面上,射出绚丽无比的万道金光。此时的南仁东,已泪如雨下。
“天眼”,就像南仁东用毕生心血拉扯大的孩子。那一刻,他欣慰,不舍,他想起了过去二十多年的太多太多!
在他逝世两周年后,昔日同事纷纷发文怀念那个“爱抽烟、嘴硬心软”的“老南”。他们回忆说,FAST工程现场有6个馈源支撑塔,每个塔建好时,南仁东总是第一个爬上去,深情俯瞰工程全貌,有时甚至在上面一路小跑。那一刻的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到今年10月,FAST已发现近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多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还首次捕捉到了距离地球约30亿光年的神秘射电信号。
苍穹浩瀚,群山巍峨。FAST用调试3年来的出色表现,告慰了南仁东的在天之灵。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这是南仁东生前留下的话。
走后,他的话,正指引后来者去追寻那浩瀚的天际,在茫茫宇宙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