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拉特初考鄂尔多斯新闻

北京好看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383.html

达拉特旗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地形南高北低,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带,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是鄂尔多斯市传统的农业大旗。达拉特旗因达拉特部得名。那么,“达拉特”是什么意思?达拉特部的起源和发展又是怎么样的?为了寻找答案,笔者查阅了各种史料,罗列达拉特部发展过程,结合其当今分布,并参考有关地名和姓氏,初步考证了达拉特部源流,解读了其词义。

一、清代达拉特旗

年,北元鄂尔多斯万户归顺清朝。年至年,鄂尔多斯被划分为六旗,会盟于伊克昭(王爱召)。六旗之一伊克昭盟左翼后旗,是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前身,民间俗称达拉特旗,清末达拉特正式成为官方名称。

关于达拉特旗的地界,年成书的《蒙古游牧记》记载,伊克昭盟左翼后旗东至黄河冒带津,南至贺陀罗海,西至察罕额尔吉,北至黑水泊,东南至阿鲁得勒苏,西南至哈锡拉克陀罗海,东北至台硕额勒苏,西北至绰和尔末里图,札萨克驻巴尔哈逊湖。

清朝时期的达拉特旗从地理上分罕台、杭哈两个地区。罕台地区又分呼德地区(意为梁外地区,包括库布其沙漠以及其南部硬梁地区)和高勒地区(意为沿河地区,包括库布其沙漠以北,黄河以南沿河地区)。杭哈地区是指黄河以北包括二狼山和善丹班庙后山的地区。杭哈又分左百户、中百户、右百户。年,杭哈地区与晏江县合并,设立达拉特后旗,驻塔儿湖。年,撤销达拉特后旗,将所属行政区域并入五原县。因此,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仅为原达拉特罕台地区。

清朝时期的达拉特旗从行政建制上划分为8个哈然(参领区)、40个苏木(佐领区)。旗下辖哈然,哈然下辖苏木。哈然之长称为哈然札兰(参领),苏木之长称为苏木章盖(佐领)。

8个哈然分别是:

1、珠尔干苏木哈然:意为六个苏木参领区。下设6个苏木。

2、都尔奔苏木哈然:意为四个苏木参领区。下设4个苏木。

3、克烈特哈然:“克烈特”即克烈。下辖5个苏木。

4、墨尔格特哈然:“墨尔格特”即蔑儿乞、墨日根。下辖5个苏木。

5、斯琴哈然:“斯琴”词义为聪慧。下辖5个苏木。

6、萨日音哈然:“萨日”词义为月。下辖5个苏木。

7、巴嘎那森哈然:“巴嘎那森”词义为童年。下辖5个苏木。笔者认为,它就是“巴罕”部,即叭哈纳思。

8、孔兑哈然:“孔兑”词义为河谷。下辖5个苏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哈然名称逐渐以数字代替,人们习惯用第一参领区、第二参领区……第八参领区称之(对应关系不一定按上述顺序)。根据原来的参领区的名称,可以对当时达拉特旗的部落构成窥知一二。同时也能看出,达拉特旗并非由达拉特一个部落组成,其中还有其他蒙古部落。

年出版的《伊克昭盟地名志》记录了这些参领区与解放后的达拉特旗乡镇区划的关系。具体为:树林召旧时为王府驻地;吉格斯太解放前属第六参领区;白泥井属第六参领区;榆林子属第六参领区;德胜泰属土默特旗和萨拉齐县管辖;王爱召属包头大树湾和本旗第七参领区;树林召属第七参领区;解放滩属第五参领区;昭君坟北部属包头第四区,南部属本旗第五参领区;展旦召属第五参领区;四村北部属包头四区管辖,南部属本旗第五参领区;乌兰属第四参领区;中和西属第四参领区;宿亥图属第三参领区;呼斯梁属第三参领区;高头窑属第三参领区;青达门旧时大部分属郡王旗管辖;耳字壕属第二参领区管辖;盐店属第一参领区;敖包梁属第一参领区;马场壕属第八参领区。年,达拉特旗改划为13个区(努图格)。此外,八个参领区在杭哈地区均有其所属民众。

二、北元时期达拉特部

达拉特部在北元历史中比较活跃,15世纪属于瓦剌七十二部之一,16世纪中叶成为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之一。《蒙古源流》等史书中经常出现有关达拉特的记载,在土默特(蒙郭勒津)万户和鄂尔多斯万户中均有其记录。

1、土默特(蒙郭勒津)万户中的达拉特部及其驻牧地。

《蒙古源流》载,年达延汗“遂起兵征伐西部万户,自翁观山口入,沿图尔根(河)而下,有达拉特之讷古哷凯将军,缘岩驱群牛,吹号角而来。则左翼三部闻牛蹄声(误)为甲胄声,只当有旗有角之兵来,纷纷逃去……”。而在《蒙古黄金史纲》中,称他为“蒙郭勒津达拉特部的巴图尔诺库尔凯”。以此看,达拉特部有勇有谋,用牛阵击退过达延汗的征服。年,巴尔斯博罗特寄居蒙郭勒津,因其兄授为济农欲叩拜主(成吉思汗陵),“达拉特之垂·图尔根……等七人愿送云”。因此,达拉特部又对西部三万户统领巴尔斯博罗济农有救命之恩。

土默特吞并蒙郭勒津并代之,所以后来的土默特万户中有达拉特部。据《蒙古族通史》记载,土默特万户打喇特(邓达拉特)部是阿勒坦汗第六子哥力各台吉所属之部,其驻牧地在大同得胜堡边外垛兰我肯山山后。其驻牧地距离明朝边境约三百里。但是土默特的达拉特没能像鄂尔多斯的达拉特一样作为单独的旗名保留下来。

2、鄂尔多斯万户中的达拉特部及其早期驻牧地。

北元鄂尔多斯万户的疆域不仅包括鄂尔多斯高原,而且还包括贺兰山以西,甘肃河西走廊以北的广大地区。

关于鄂尔多斯万户达拉特部,明人郑晓所撰《皇明北虏考》载,“……阿尔秃厮为营七,故亦属亦不剌,今从吉囊,合为四营,曰合厮、曰偶甚、曰叭哈思纳、曰打朗”。这里的“打郎”即“达拉特”“叭哈思纳”即“叭哈纳思”。也就是说,鄂尔多斯部年之前属亦不剌时为七个营(鄂托克),经过年达兰·特哩衮战阵,亦不剌被打败,从达延汗后合为四个营,其中之一就是达拉特营。

关于鄂尔多斯万户达拉特部,蒙古族自己的史书《蒙古源流》卷六载,辛亥年(年),鄂尔多斯万户“九罕析产也,……卫达尔玛据右翼之达拉特·杭锦、墨尔根·巴罕二部”。达拉特旗和杭锦旗就是从卫达尔玛所据此部划分出来的。笔者认为,其中的墨尔根·巴罕部就是后来达拉特旗墨尔格特参领区和巴嘎那森参领区的先民。

据《蒙古族通史》第三编第四章记载,汉文史料称其驻牧之地为老虎山。达拉特、杭锦二部位于榆林至神木的外边,距离明朝边境约八百余里。卫达尔玛共有六子,其中长子和三子驻牧于贺兰山之西的长流水一带外,其余均驻牧于达拉特和杭锦二部之地。”而达拉特旗王公是卫达尔玛三子的分支,杭锦旗王公是卫达尔玛长子的分支。如果《蒙古族通史》这段记载可靠的话,如今的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的部众似乎不是从榆林、神木北迁,而是从贺兰山之西东迁过来的。

三、达拉特部探源

13世纪成书的《蒙古秘史》中并没有关于达拉特部的记载。达拉特部为什么会在北元时期突然出现,他是从哪里来的?

回答这个问题,或许从达拉特部当今的分布找到线索。如今,除了内蒙古达拉特,蒙古族还将土族和保安族也称为达拉特。土族自称“察罕蒙古尔”(白蒙古),藏族称之为“霍尔”或“达勒达”。十九世纪末,俄国旅行家普热瓦尔斯基说,他遇到的达尔德(daldi)较接近蒙古人。另一位旅行家波塔宁称他们(土族)为西荣郭勒蒙古人,或阿木多定居的蒙古人。并且又说,他们自称为察干蒙古(白蒙古),而汉人把他们叫做土人,蒙古人称他们为达尔达(dalda)或多尔多(doldo)。

所以,“达拉特”和“达勒达”显然是同一个部落的两种拼写方法,达拉特在蒙古语中读dalad,音译为“达拉德”更贴近原读音。这样我们就有了关键的线索——寻找汉文史籍中的“达勒达”。

1、达勒达本部及泛称

达勒达之名初次出现。《续资治通鉴》记载,“(年)达勒达入贡。达勒达,本东北靺鞨之别种,唐元和后徙阴山,至是来贡。”从这段记载中可以详细了解到其来源和迁徙时间。达拉特部落即唐代(公元-年)初期和后期从东北地区分两批迁徙到阴山一带的早期蒙古人。

达勒达,原专指阴山达勒达,后泛指蒙古人。据我们所知,蒙古人曾被称为鞑靼、阻卜、霍尔、达勒达等,均以其某一个强盛部落代称。

这里需要澄清“鞑靼”与“达勒达”的区别。因为在汉文史籍里往往把这两个名称混淆。有时将阴山达勒达记为阴山鞑靼,似乎是因为把达勒达简化为达达后,逐渐混为一谈。两者虽然都曾作为蒙古人代称,但是鞑靼Tatar和达勒达Dalad其实是两个不同的部落,鞑靼指的是塔塔儿,达勒达指的是阴山达拉特,鞑靼之名盛于达勒达。鞑靼(塔塔尔)部虽然同样是蒙古部落,但是成吉思汗时期与其是世仇,将其高出车轮以上的男人都灭绝了。明朝所称的瓦剌和鞑靼,其实与原鞑靼部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自称瓦剌和蒙古,或者西蒙古和东蒙古。明朝是在元朝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不称为蒙古而是称为鞑靼是可以理解的。当然,鞑靼不会只有与成吉思汗为敌的那一支塔塔尔部,应该还有早期西迁的部众。《续资治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仅有取舍剪裁,而无改写熔炼,因此其达勒达的记录可信度较高。其实把达勒达记为鞑靼也不是完全错误,因为达勒达即蒙古,蒙古又称鞑靼。

一般认为,达勒达泛指蒙古,但是达勒达和蒙古之名有时同时出现于史料。例如《续资治通鉴》记载,“(年)金主以富勒玛为招讨使,提点夏国、达勒达两国市场。达勒达者,在金国之西北,其近汉地谓之熟达勒达,食更粳稻;其远者谓之生达勒达,止以射猎为生,性勇悍,然地不生铁,矢镞但以骨为之。辽人初置市场与之回易,而铁禁甚严,至今始弛其禁。又,刘豫不用铁钱,繇是河东、陕西铁钱率自云中货于达勒达,蒙古得之,遂大作军器焉。”这就说明,达勒达和蒙古还是有所区别的。熟达勒达指的是达勒达本部,生达勒达指的是漠北蒙古诸部。达勒达位于蒙古和金朝之间,蒙古是通过达勒达获取了铁。再如,《元史纪事本末》治河章节中详实记录了黄河流经达勒达境内过程。

2、草头达勒达和白达勒达

达勒达是蒙古兴起前阴山一带蒙古部落的统称,其中包括白达勒达汪古部和早期南迁的萌古部。《马哥·保罗记行》记录了蒙古未兴之前的这两个部落。记天德军事云:“此地,我辈呼之为Gog及Magog国,而彼等自称为汪古Ung及萌古Mungul国。当蒙古南征之前,此二族早住此地,故以名之。汪古乃此地土著,萌古亦有时为鞑靼之别称,云云。”这与达勒达是分两批迁入阴山地区的记载不谋而合。

一是草头达勒达。北宋初失去了对唐代河西、天德地区控制权,因此通过于阗来贡才再次记录了达勒达。《续资治通鉴长编》(钦定四库全书)卷三百三十五记载:元丰六年(年)五月,于阗贡方物,见于延和殿。上问曰:“离本国几何时?”曰:“四年。”“在道几何时?”曰:“二年”“经渉何国?”曰:“道由黄头回纥、草头达勒达、董戬等国。”又问:“留董戬几何时?”曰:“一年。”问:“达勒达有无酋领部落?”曰:“以乏草、粟,故经由其地皆散居也。”上顾谓枢密都承张诚一曰:“达勒达在唐与河西、天徳为邻,今河西、天徳隔在北境。自太祖朝尝入贡,后道路阻隔,贡奉遂绝。”又问:“尝与夏国战者,岂此达勒达乎?”曰:“达勒达与李氏世仇也。”又问:“道由诸国,有无抄略?”曰:“惟惧契丹耳。”又问:“所经由去契丹几何里?”曰:“千馀里。”董戬是青唐吐蕃唃厮啰三子,黄头回鹘(石剌韦物)即今裕固族。草头达勒达与西夏常年征战,但是惟惧契丹。草头即黄头的意思,《西夏二号陵汉文残碑拓片》也有黄怛怛的记载。那么,是否有黄头蒙古部落?

据蒙古文著作《黄金史》,蒙古分四种颜色,“白蒙古在亦玛噶日南,黄蒙古在阿其尼柴达木,红蒙古与黑契丹杂居,黑蒙古在北方”。

近代,柴达木蒙古被称为“黄蒙古”。他们一直敬奉“塔翁汗”(五勇猛明王),按当地习俗在敬奉“塔翁汗”的地方不得讲格萨尔传。在《格萨尔传》里,“黄”指的是蒙古,“桑”指的是藏族。根据史料记载,西夏曾调山西“萌古”五部与青唐吐蕃唃厮啰(格萨尔)作战。因此,笔者认为柴达木蒙古人敬奉的“五勇猛明王”应是“萌古”五部首领。

二是白达勒达汪古部。年,辽金的达鲁古城(今吉林省扶余西北土城子)之战中辽军大败。《续资治通鉴》记载,“(年)初,耶律达实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勒达详衮崇乌鲁,崇乌鲁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哈屯城,驻北庭都护府,会西鄙七州及十八部王”。白达勒达对黑契丹给予了同族般的帮助。

笔者认为,还有一部分达勒达部众随耶律达实西迁建立西辽黑契丹。今新疆博州有个达勒特古城,古城河西遗址被认为是唐代双河都督府,河东遗址被认为是西辽舒建,其下限可见到明代初期。也有认为河东河西是一座城,建于西辽,废于元末明初。但是西辽十八部里并没有见到达拉特的名字,读音与其相近的有敌剌部和达剌乖。笔者认为,达剌乖即达鲁古部,并非达拉特。敌剌还有迪烈德、迭烈德、达里底得诸译。它是否与达拉特有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在这里不再深入探讨。

这里需要说的是,因一部分达勒达西迁后,白达勒达部逐渐兴起,但是一直受到金朝的打压。白达勒达亦称汪古部,《续资治通鉴》把汪古部阿喇呼斯称为“白达勒达阿喇呼斯”。汪古部的核心曾在黑水附近的按打堡子,这与之前说的耶律大石“过黑水”见白达勒达的记载相符。拉施德《史集》中解释汪古部为守护长城的部落,蒙古语称城墙为汪古或兀惕古。

蒙元时期的汪古部。因汪古部战功,成吉思汗与阿喇呼斯结义,允许汪古五千户部众仍居于阴山地区,直至元末明初。今包头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又称赵王城,是元朝几代汪古部赵王的都城。根据汉文资料,元朝溃败后,汪古部还活动于宁夏一带,河套地区也仍然留一部分“土鞑”,短暂归附过当时的明朝军队。这就说明达拉特部一直是阴山一带和河套地区的原住民。

北元时期达勒达(达拉特)再次以其原名出现,成为瓦剌七十二部之一和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之一,汪古部的名称却销声匿迹。今鄂托克旗有查干汪古恩姓氏。此外,北元时期翁牛特之毛里亥曾进入河套地区,也有人认为翁牛特与汪古有关。鄂尔多斯还有很多叫“翁滚”的地名,但是大部分是指山坡、高土堆或陵墓。

3、土族和保安族的族源

达勒达部经过唐朝及辽金宋元的变迁,最后归入了土默特和鄂尔多斯两个大部,还有一部分融合后已发展成了另外两个蒙古语族民族。北元时期达拉特曾作为瓦剌七十二部之一,而且鄂尔多斯万户领地曾包括河西地区。因此,不管从达勒达部历史还是从近代蒙古历史看,在西北地区有达拉特部后裔均不难理解。

一是土族。敦煌遗书中,吐谷浑藏文名均为“阿柴”。元代藏文书《红史》记载“吐谷浑是霍尔赛(即黄蒙古)”,说明吐谷浑和草头达勒达被统称黄蒙古。明代以后的史书中称霍尔或白蒙古,这一变化说明元末融入了白达勒达。《土族组成成分分析》(李克郁)一文指出清末户土族中黑达勒达户、白达勒达户、其他户。以此看,土族构成中漠南和漠北蒙古部落均有。自称白蒙古的原因在于其白达勒达成分,而蒙古人按其具体部落称之为达拉特。

二是保安族。蒙古人将保安族也称为达拉特,把保安语称为达拉特语。据《新亚细亚》记载,韩土司兼管打喇族,打喇族居住今甘肃省麻尼沟乡境内(当地统称“老鸦关”)。根据保安族的族源历史,年蒙古军占领河州、洮州和金朝所属的积石州,为了巩固这些地区的统治,蒙元军队组建了一支由保安先民工匠参加的“探马赤军”,先民们被派到现青海同仁县保安地区驻守,他们亦兵亦工,仍然以工匠为生。鄂尔多斯民歌里也有达拉特工匠之说。《经世大典》记载,“探马赤则诸部族也”。也就是说探马赤军是从各千户、百户中精挑细选的士兵。由此看来保安族由蒙古各部落组成。被蒙古人称为达拉特的原因应是其基础民众还是由达拉特部组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保安族与汪古部一样是戍边部落。

4、女真硕达勒达

女真还有硕达勒达部,阴山达勒达属于靺鞨之别种,因此在女真里有达勒达部也说得通。《续资治通鉴》元纪记载,“(年)六月,庚戌,命女真硕达勒达造船二百艘,及造征日本迎风船。”又如,“(年)……从辽阳行省言,以纳颜、哈坦相继叛,给蒙古人内附者及开元、南京、硕达勒达等三万人牛畜、田器。”

“硕达勒达”亦称乌齐叶特(勿吉)。明代朵颜三卫中的福余(扶余)卫的一部分乌齐叶特西迁组成了瓦剌四部之一和硕特部。笔者认为“和硕”即“号室”,号室部曾是勿吉(靺鞨)七部之一。更巧的是扶余国人自称“亡人”,而白达勒达自称“汪古部”。因此,还有一部分达拉特是明代西迁。今达拉特旗江姓蒙古族据说就是从东北地区来的。

5、敌烈与迭儿列勤

达勒达居于阴山,因此在《辽史》《金史》里必然有其记录,只是称呼不同罢了。孟广耀在《辽代乌古敌烈部初探》一文中分析了阴山西部的乌古敌烈部和东乌古敌烈部,也提出了乌古部就是汪古部的看法。《辽史》元脱脱等为了区分敌烈各分支,采用了音同、字不同的多种拼写。

综合各方面看,敌烈与达拉特必然有联系,但是敌烈的读音与达拉特还有点距离。从敌烈的规模、分支、读音看,它与蒙古两大分支之一“迭儿列勤蒙古”对应。“迭儿列”是词根,“勤”是组成部落家族的后缀词。这与元朝史学家对敌烈读音的理解正好相符。据《史集》记载,迭儿列勤指的是原蒙古人即早期从额尔古纳山谷走出来的蒙古人。说它有十八部,似乎是仅中亚的分支。今苏尼特有derlen迭儿楞姓氏,但是蒙古民间却没有尼鲁温、迭儿列勤的划分概念,说明是《史集》作者的理论划分。

敌烈指广义达勒达,阴山达勒达本部是敌烈的一个分支,辽不以达勒达称之,而是以敌烈总称。但是迭儿列勤十八部里却没有达勒达的名字,说明达勒达是阴山敌烈的总称。达拉特可能是《辽史》中的八部敌烈(达里得)。

敌烈部的走向大概可以分四个部分。第一,随耶律大石西迁建立了西辽,应该融入了察合台汗国和窝克台汗国。第二,迁徙到西夏西南的敌烈部。元朝时随西夏归入蒙古,应该有一部分随元朝军队进入四川、云南。第三,东乌古敌烈部。年,金太宗将一部分乌古敌烈迁东北一带,硕达勒达可能源于此。第四,留在阴山一带的乌古敌烈部,蒙元时以汪古部之名出现。明初,西北的敌烈继续活跃在肃州(今酒泉)东南,东抵安武洲(甘肃镇原县南)的狭长地带。年,明朝设立了敌烈卫,以土酋散东思作指挥同知。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敌烈与达拉特的关系。

四、“达拉特”词义详解

以上,我们从宋辽两个角度梳理了达拉特部的来龙去脉,接下来参考地名、姓氏,结合达拉特部历史,排除错误的理解,解读原义。

1、与达拉特有关的地名

除达拉特旗之外,还有些地名与达拉特一词有关。在内蒙古,有杭锦旗达拉图村、乌拉特前旗达拉图、乌拉特中旗达拉图音敖包(山峰)、阿拉善左旗达拉图(旁边是达勒特音沙日山峰)、四子王旗达拉特、苏尼特右旗达拉图(山峰)、正蓝旗达拉图、镶黄旗达拉图(山峰)、锡林浩特市达拉图嘎查、东乌旗达拉图音乌拉(山峰)、东乌旗达勒廷查干、阿巴嘎旗达拉塔、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达拉图嘎查等;在新疆,有博日塔拉自治州达勒特镇、阿勒泰地区青河县达勒特乡、伊犁州可克达拉市(可克即青蓝色)、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喀拉即黑色);在青海,有海都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在甘肃,有甘南州迭部县达拉乡(四川蒙古族就是从这里入川的)。

这些地名有的意为“山峰、硬梁等高处地形”,有的因达拉特部得名。而维吾尔、哈萨克语“达拉”,即蒙古语“塔拉”(草原)。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地名“大青山”。现代蒙古语称之为“达兰哈尔乌拉”。而在《蒙古秘史》中称之为“哈尔忽钠”或“哈尔固钠”山。明末清初才见到称大青山为“达兰哈尔乌拉”,似乎与达拉特部有着某种联系。

2、与达拉特有关的姓氏

《蒙古族姓氏集》和《蒙古族姓氏研究》记载的达拉特姓氏有:在伊金霍洛旗,取汉姓为“祁”,认为是从“七十”演化的;在鄂托克前旗昂素,也有这个姓;在赤峰市巴林、克什克腾,还有这个姓。认为是扎赉尔分支,在巴林被汉译为“梁”,在克什克腾被汉译为“海、贝、桑、藏”。此外,在杭锦旗有“达拉特杭锦”这个复姓;今克什克腾旗还有“达勒达褚德”。与达拉特读音相近的姓氏有很多,就如《辽史》中的敌烈一般多种变化。

那么,达拉特旗蒙古族中为什么找不到达拉特姓氏?因为,达拉特是部落概念,所以达拉特旗的蒙古族反而不会以其作为姓氏,而是会以更小或更具体的分支或氏族来做姓氏名称。

从这些姓氏看,对达拉特的理解有好几种。以“dala”(七十)的意思汉译为“qi”;以“dalang”(大梁)的意思汉译为“梁”;以dalai(海洋)的意思汉译为“海”;以dalu(后背肩胛)的意思汉译为“贝”;以“dal”(隐藏)的意思汉译为“藏”“桑”。

3、“达拉特”词义解读

关于达拉特的词义,当前有几种说法,我们对其逐一分析。

一是达拉,意为“七十”,也指“很多”的意思。有一种观点认为,达拉特是七十帐札剌亦儿人后裔。另一种观点认为,达拉特是年以前成吉思汗七十位“土日哈格”怯薛军的后裔。然而,达拉特(达勒达)出现于汉文史书是年,显然第二个观点直接可以排除。第一个观点虽然与当时的历史时间稍微有点相近,但札剌亦儿人早已逃到漠北了,而达勒达却在漠南阴山地区驻牧。因此,以上两种观点都不符合事实。

再如,达拉特是耶律后裔或木华黎后裔。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达拉特部曾经过这些人统治,所以才会有这种说法。

如果非要往“七十”这个词硬套的话,笔者有另一种猜测。据蒙古族起源《额尔古纳昆传说》,蒙古乞颜部和捏古斯两个氏族躲难于额尔古纳昆长达多年,当他们从山谷中出来时,已发展成70个部落。成吉思汗始祖“孛尔帖赤那”带领乞颜部从额尔古纳迁徙到三河之源大约是唐中期。那么,早期迁徙到阴山一带的可能被称为达拉特,表示七十个部落的部众。这与靺鞨部的历史又很相似,而且《续资治通鉴》称达勒达是靺鞨之别种。《北史》和《隋史》均称靺鞨为七部。而《旧唐书》靺鞨传记载,其国凡为数十部。靺鞨七部至少拥有70个以上小部落。从地理位置看,今漠河西邻额尔古纳。蒙古族当中以数字作为部落名称的确实不在少数,如乃蛮(八)部、朵尔奔(四)部、多罗特(七)部等。但是这个猜测还缺乏相互印证的其他依据,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是dalu达鲁,“肩胛骨”。有一种观点认为达拉特是祭祀窝克台汗所占卜用肩胛骨而得名。还有类似的观点,西辽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后裔称为达鲁氏,其中一个分支在元朝任职。这些观点同样在时间上不符,也可以排除。

三是dala达拉,即现代蒙古语tala塔拉(草原)。既然把林中百姓称为瓦剌(oirad),也有可能将草原百姓称为达拉特(dalad)。但从前面地名和姓氏分析看,达拉更多的是代表山坡、大梁等,而非草原。因此,也可以排除这个观点。

四是dal达勒,屏障之意。这是笔者支持的观点。纵观达拉特历史沿革,它始终与戍边有着某种联系。唐代达勒达在阴山戍边,辽代乌古敌烈也是防北部之冲,金代汪古部是守护长城的部落,后来的保安族、土族先民也是西北戍边部落。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载,“达勒达,遮蔽也,亦作达达,国名。”此处对“达勒达”的理解为dalda,遮蔽的意思,但是这与达拉特的近代蒙古文写法dalad不同。游牧部落一般不会用dalda这样的形容词直接作为部落名称,后缀复数“d”才是部落名称的常用词。所以笔者只认同其词根dal,即屏障。达勒(dal)后缀“d”,即达勒达(达拉特),指屏障部落、戍边部落。“达鲁德”应是“达勒”后缀另一个复数词“兀德”的变音。因此,“达拉特”与“汪古”“喀尔喀”等部落的词义类似,均表示屏障之意。

至此,我们探究了达拉特部源流,考证了其词义。总之,早期达拉特部是唐元期和后期从东北迁徙到阴山一带的蒙古语族部落。唐朝迁居于阴山的这部分迭儿列勤蒙古作为唐朝戍边部落,被统称达拉特。达勒词义为屏障,达拉特即戍边部落。辽时,宋称之为达勒达和白达勒达,辽称之为乌古敌烈,防北部之冲。辽末,两批敌烈迁徙西部和西南部,白达勒达汪古部依然居于阴山。金代还将一部分乌古敌烈迁回东北,成为硕达勒达。元朝时期汪古部继续在阴山驻牧。北元时,达拉特部再次以其原名出现,西北和阴山的达拉特部众散居于土默特(蒙郭勒津)、鄂尔多斯等万户。鄂尔多斯达拉特作为旗名留存至今,青海和甘肃地区的达拉特部融合后演变为土族和保安族等新的蒙古语族民族。回顾全文,达拉特部从唐初至今,一直在阴山一带和西北地区作为原住民繁衍生息,达拉特部的历史就是大半部迭儿列勤蒙古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