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经济70年载人航天亲历者杨利伟

白癜风咋治 http://pf.39.net/xwdt/191104/7585947.html

载人航天

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38岁的杨利伟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的时候,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为后续建造和运营载人空间站,并向宇宙更深处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载人航天一直秉持开放共赢的国际合作理念,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联合国外空司等航天机构和组织开展多项技术合作。

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返回舱(视觉中国)

星空很遥远,航天人的梦想很近

对于航天界来说,年是一个多事之秋。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遇难;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1”飞船返回时,落点偏差达多公里,险些酿成恶果;8月22日,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星箭无存,21人丧生。

中国航天人没有因此退却。年5月中旬,14名航天员开始备战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前的关键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和身体素质全面考评。

7月3日,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结果揭晓:14人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中国航天员训练淘汰率为零,这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

这14人正是中国第一批航天员,除了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景海鹏等后来人们熟知的飞天英雄外,也包括没能飞上太空的邓清明、陈全等人。

杨利伟的21小时23分钟

年10月14日下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会议,确定杨利伟为首飞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为“备份”航天员。

杨利伟在回忆录中说,当晚7点,时任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吴川生向他通报了执行首飞任务的消息。尽管心里热流涌动,杨利伟还是尽量保持心理稳定,他说:“感谢祖国和人民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以一颗平常心去做好准备,完成首飞任务。”

10月15日凌晨两点,随行医生将杨利伟等三人唤醒,开始任务前的体检和各项测试。5时20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问天阁为航天英雄壮行:“一会儿,杨利伟就要作为我国第一个探索太空的勇士出征,就要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相信你一定会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圆满完成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我们等待着你胜利归来。”

6时许,杨利伟和3名护送员登上5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飞船平台。6时15分,接到进舱命令后,杨利伟独自钻进船舱,按计划完成发射前各项准备。

“10、9、8、7……”最后的点火倒计时声响起,在数到“4”的时候,杨利伟敬了一个军礼,指挥大厅中出现热烈的掌声。9时整,火箭点火升空。

意想不到的是,最紧张的时刻很快出现了。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时,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急剧抖动,这样抖动将与人体产生共振,严重影响杨利伟的身体健康。所幸,共振持续了26秒后慢慢减轻,地面很快得到杨利伟的反馈——一切正常。神舟五号带着杨利伟顺利飞入太空。

经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共振问题终于解决,从神舟六号开始,再没发生类似情况。

飞船飞行到第7圈,杨利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在摄像头前展示。

第8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安排杨利伟和家人进行了5分钟的天地通话,这也是杨利伟此后接受采访多次提到的“最温馨回忆”。

10月16日4时31分,指挥中心向杨利伟下达返航命令。在完成了返回前的各项准备后,6时许,飞船脱离原来的轨道,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6时4分,飞船飞至距地面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杨利伟在回忆录中说,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惊险一幕: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烧得一片通红,窗外飞船表面防烧蚀层剥落产生的红色白色碎片不停划过。飞船右侧的舷窗竟然开始出现裂纹。“当时心里特别紧张,我想这回看来是真的要光荣了。后来才知道,这个裂纹是舷窗外的防烧涂层,而不是玻璃窗本身。”杨利伟回忆。

6时23分,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而这一时刻,正好是当天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刻,这是一个无法设计的巧合。

从升空算起,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的飞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钟。

飞船落地时,杨利伟的嘴唇被头戴式麦克风磕了一下,鲜血直流。但他依然向指挥部报告:“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几分钟后,搜救队员来到返回舱旁,帮助杨利伟打开舱门。

自此,神舟五号和杨利伟的任务圆满完成,中国人第一次成功进入了太空。

三次“备份”,无缘飞天的邓清明

杨利伟“飞天”成功,最为他高兴、首先向他祝贺的,是与杨利伟同为中国首批航天员的13名战友。在此后他们的回忆录中,都多次提到杨利伟飞天后自己的感受。

邓清明的表达实际、恳切:“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了!所有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那种幸福和激动,我们航天员身处其中,体会更加深刻。此后,我加倍努力备战任务,也想亲自体验一次飞天的感觉。”

有些遗憾的是,神九、神十、神十一飞行任务,邓清明三次进入备份乘组,却都无缘成为最终的飞天人选。不算此前的备战训练,仅仅这三次飞行,从年到年,跨度超过4年。

邓清明曾回忆过自己参加年神舟十一号飞船任务的情景,那是他第三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前一天,航天员中心负责人到问天阁向4名待命的航天员通报会议决定,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和另一名航天员“备份”。

领导让大家谈谈对任命决定的感受,景海鹏和陈冬分别表了决心,轮到邓清明发言时,他心情复杂,欲言又止。

停了一会儿,邓清明转过身面向景海鹏,紧紧抱住他说:“海鹏,祝贺你!”景海鹏也饱含深情地说:“谢谢你!兄弟!”几分钟内,整个问天阁大厅寂静无声,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了泪。

他们如此激动,是因为他们深知,为了飞天,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这14名首批航天员,付出了多么艰苦的努力。

包括杨利伟、邓清明在内,中国首批航天员,大多数由飞行员转行而来。“天空”与“太空”,看似一字之差,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学习上,要求却是脱胎换骨。

邓清明回忆说,有时候从训练室出来,外面的天都黑了,身体僵硬,手会一直抖。吃饭时,夹起的菜抖着抖着就掉在了地上。

现在的邓清明已经50多岁了,高速旋转的离心机训练、连续7天保持负6度卧姿的头低位卧床训练、低压缺氧模拟失重训练等等,依旧不在话下。

在年陈全等5人退役后,邓清明成为这14人中,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但却仍在役的航天员。

年,在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时,董卿问邓清明,您今年已经52岁了,航天员大队在不断地吸纳新生力量,您怎么面对这样的竞争呢?

邓清明说,对一个老兵来讲,更多的是要坚持,要调整好心态,《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叫“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是指多大的风不可能刮一个早上,多大的雨不可能下一天,风雨过后肯定是彩虹。

星空很遥远,航天人的梦想却很近。

(撰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贺诗)

编辑:陈栋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年第18期)

年第1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