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头条美国新冠疫苗接种出错,嫦娥五号返

美国新冠疫苗接种出错,或导致六分之一辉瑞疫苗被浪费辉瑞疫苗本周在美国开始派发,但由于标签标注不清,医务人员无法确定注射方式,或有多达六分之一的疫苗被废弃。辉瑞疫苗标签显示每瓶含有5剂,但医务人员发现在解冻并混入溶剂后,每瓶剂量实际上达到了6剂。由于没有得到生产商的明确指示,多出的一剂只能被废弃。巴西将使用中国新冠疫苗,将于明年2月中旬投入使用巴西卫生部长周三表示,由阿斯利康和中国科兴生物生产的两款新冠疫苗,可能将于明年2月中旬在巴西投入使用,不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时间将取决于监管机构的批准。中国疫苗研发处于全球第一方阵,5个自研新冠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我国目前已有5个新冠病毒疫苗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数量位于全球前列。”英国新冠突变毒株演进“惊人”:刺突蛋白出现17个变化最新消息显示,科学家们称,在英国传播的新冠病毒具有“惊人的”变异量。英国Covid-19基因组学联盟(COG-UK)的成员一直在研究这种进化菌株,他们表示:在这一病毒毒株的关键刺突蛋白上,竟然发现了多达17个变化!这变异量也是相当地出乎意料了。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天链二号01星助力嫦娥五号搜救回收从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了解到,在此次着陆场搜救任务中,天链二号01星建立起搜救空中分队通信直升机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信息传输链路,实现了图像、话音、调度等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为搜救任务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航天局:一部分月球样品将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12月17日,在国新办就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取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此外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中科院软件所发布迄今全球最大零售场景智能消费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智能软件研究中心通过近2年的广泛收集及测试研究,近日发布了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可用于智能化消费的零售场景目标检测计数联合任务数据集——商超定位计数数据集(Locount),共包含多万个商品实例标注信息,涵盖种商品类别,为解决目标检测领域严重遮挡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未来我国还将实施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在17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我国又一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落户宁夏中卫16日,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正式揭牌,这是继杭州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又一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集中汇聚网络资源和互通流量,实现“一点接入,全网连通”,能有效提升网络性能,降低网络接入和流量交换成本,促进网络资源开放共享,是重要的网间互联基础设施。长征八号遥一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期择机首飞12月16日,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2月底择机实施飞行试验任务。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国产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加速器近日顺利引出MeV的质子束流,实现高能量级超导回旋加速器技术的关键突破,标志着国产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研制成功。印度计划建设世界最大再生能源场地近日,印度宣布正式启动建设一个大型再生能源场,该场地将计划产生30吉瓦(GW)的可再生能源,并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设施。位于古吉拉特邦Kutch地区的这一庞大项目将占地公顷,面积大小相当于新加坡,其中将建设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存储单元和风车在内的多种再生能源设施。“隼鸟2号”首获来自“龙宫”气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证实,从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返回舱内的样本容器中收集的气体是来自小行星“龙宫”的气体样本,这是科学家首次获得来自深空的气体样本,有助进一步揭示生命的起源。“洞察号”:火星地壳或分三层综合《自然》\《科学》杂志15日最新消息,NASA“洞察号”探测器传来火星内部“情报”:火星的地壳可能由三层组成。这是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地球以外的行星内部,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揭开火星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和演化的。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出炉日前,教育部门正式公布了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选结果。北大夺得总奖项数量的第一,而清华大学总奖项数量排名第四,从榜单中可以看到奖励总计前十名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榜单出炉,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加速度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大会12月12日在佛山举行。会上,《广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广东高校横向合同总金额分别为22.40亿元、25.29亿元、30.94亿元,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合同总额分别为1.89亿元、3.20亿元、9.44亿元,合同总额持续性高增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浦发银行携手百度举办高校极客挑战赛浦发银行携手百度举办高校极客挑战赛。据悉,“智荟杯”浦发百度高校极客挑战赛设置了“算法赛”和“方案赛”双赛道。“算法赛”围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NL2SQL中多领域泛金融数据的复杂查询;“方案赛”则围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聚焦AI、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领域,解决或改进目前金融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长春理工大学荣获“年度全国网络搜索热度百强本科高校”奖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榜样力量——年度教育盛典”评选获奖名单揭晓,长春理工大学荣获“年度全国网络搜索热度百强本科高校”奖。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公布,肺癌不再是最常见癌症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对全球年常见的癌症类型、导致死亡的主要癌症以及癌症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男性中,新发癌症约万例,最常见的是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女性中,新发癌症约万例,最常见的是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宫颈癌和甲状腺癌。精度更高的新型原子钟近期,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原子钟,他们在光学共振腔内对约个镱原子进行了量子纠缠,再用激光测定原子的平均振动频率。经过量子纠缠后每个原子的振动频率偏差更小,从而突破单个原子的标准量子极限,达到更高的精度。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控制8个基因将干细胞转化成类卵细胞一项《自然》上的研究在分析小鼠卵母细胞的发育后发现,仅需激活8个控制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的基因,就可以直接将小鼠干细胞转化为卵母细胞样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实现体外受精并发育至8细胞阶段。不过,在与体内卵母细胞周围通常存在的其他细胞共培养时,这些转化细胞出现了染色体结构异常。这为理解卵细胞发育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关联昼夜节律及阿尔兹海默病的蛋白据一项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一项新研究,参与昼夜节律调控的相关基因能调控大脑中YKL-40蛋白的表达,而当YKL-40蛋白的表达降低时,能激活小神经胶质细胞(microglia)对大脑中毒性淀粉样团块的清除。而该蛋白的浓度与患者昼夜节律联系密切。修改的牛顿动力学新发现挑战了暗物质理论近日,在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里,国际研究团队分析了个盘星系的旋转曲线。他们分析星系的外场效应(externalfieldeffect,EFE)——星系内部运动不仅取决于星系内部,还取决于外部的引力,这种效应只有MOND理论可以解释。观测结果显示,在强外场作用下的星系旋转曲线下降得比弱外场中得星系要快,结果只能被MOND理论解释,与流行的暗物质理论不符。男女因肥胖患结肠癌的原因并不相同据BMC子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科学家对10万名参与者的分析发现,具有更高的BMI指数和腰臀比,会分别导致男性和女性患癌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BMI指数每增加约5,男性患直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23%,而女性的风险仅为9%。而等价的腰臀比增加会使女性的患病风险增加25%,而男性的患病风险仅为5%。新型抗癌抑制剂可精准干扰癌细胞线粒体工作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抑制剂,小鼠实验表明它能破坏癌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从而阻止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同时几乎不对健康细胞造成影响。该研究结果12月16日在《自然》(Nature)发表。北大学者领衔团队证实亿光年外最遥远天体北大学者领衔团队探测到一个亿光年外星系的光谱,证实了该星系为人类发现的最遥远天体。团队同时还捕捉到来自该星系持续数分钟的爆发信号,疑似与星系中一个伽马射线暴有关。该成果的两篇论文均发表在《自然-天文》(NatureAstronomy)杂志上。化石研究发现“霸屏”小恐龙据科学杂志《白垩纪研究》日前报道,大约1.1亿年前,在当今巴西东北部的一座古老潟湖沿岸,生活着一种两足、像鸡大小的白垩纪恐龙,它以狩猎昆虫以及像青蛙和蜥蜴这样的小型脊椎动物为生。研究揭示自然选择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模式近日,中国研究团队揭示了自然选择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模式,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Ecography上。该研究首次提出作用于高适应基因的正向选择地理纬度变化模式,对理解自然选择、物种特征以及遗传漂变等因素在地理上是如何塑造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有重要意义。水稻穗发芽研究方面获新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在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上发表最新研究文章,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种皮颜色与穗发芽抗性存在相关性的实验证据。研究确认卵胎生种天山麻蜥在中国西北有分布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生物所)科研人员确认卵胎生种天山麻蜥在中国西北有分布,研究成果发表于欧洲两栖爬行动物学旗舰期刊Amphibia-Reptilia。联合用药帮助小鼠抵抗多种蛇毒12月16日《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两种小分子毒素抑制剂能帮助小鼠对抗多种毒蛇的毒液。研究结果表明,联合使用毒素抑制剂或有助于找到针对蛇咬伤的广谱疗法。研究揭示环境影响花粉过敏病症的生理机制近日,上海大学环化学院教授吕森林、生命学院教授张卫课题组在《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明确了外源环境因子引发的细胞自噬反应在缓解花粉过敏性肺炎病症中其作用机理。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了细胞自噬可通过调节细胞内源活性氧的水平进而影响由TSLP介导的相关炎症反应。7位中国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2月15日,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公布年新增院士名单。本次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35位学者当选TWAS院士,其中有7位中国学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