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三十四号主席令,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授予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这份群星璀璨的名单,11位女性名列其中,成为国家最高荣誉获得者中的巾帼先锋。
今天,我们为您讲述的是“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贵玛的故事——
在辽阔的杜尔伯特草原上,有一位善良质朴的蒙古族老阿妈,她的感人事迹被人们广泛传颂着。她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奉献中感动了无数人。她,就是都贵玛。
05:06▲MV《草原额吉都贵玛》周鼎棋演唱
年,都贵玛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要讲述都贵玛的故事,就要从内蒙古接收余名南方孤儿的历史说起。
都贵玛说: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罕见的自然灾害,上海等南方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各地福利机构无力抚养弃婴。在此情况下,内蒙古积极安置了多名孤儿。
送到内蒙古大草原的南方孤儿,被牧民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年,都贵玛被分配到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保育院,抚养旗里刚刚接收的28名“国家的孩子”。那一年,她19岁。这个尚未成家的姑娘,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这样成为了28名孩子的额吉(蒙语:妈妈)。
都贵玛说:
当时我们苏木陆续送来了28名孤儿,其中最小的才刚刚满月,最大的也仅仅6岁。他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小羔羊,等待着草原宽广的胸怀去接纳。
从来没有带过孩子的都贵玛,从换尿布、喂奶粉学起,养育着这些素不相识的孤儿们,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
▲综艺节目《欢乐中国人》曾将“国家的孩子”们请到了节目现场,他们深情地讲述着“草原额吉”都贵玛的故事。
都贵玛说:
在我19岁、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党和国家把那些孩子交给我养育,我觉得,自己作为国家的主人翁,这就是我的义务。
这些孩子是“国家的孩子”,组织送到了我们草原来,我们就得抚养好他们。
那些年,我没日没夜地工作,为的就是让孩子健康成长。记得有一个孩子,一到我这里就离不开我,每天晚上都要在我被窝里睡觉。
带着这样质朴的信念,都贵玛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去照顾这些孤儿们。由都贵玛照料的28名上海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又经常挨饿的年月,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草原母亲”都贵玛(右)和她抚养过的斯日巴勒在一起翻看照片。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为了让这些南方来的孩子逐步适应草原生活,他们先在旗里集中抚养了6个多月,又在苏木集中抚养了9个月,才慢慢让牧民接回家。
都贵玛说:
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别人就接走一个,我一次次经历着骨肉分离般痛苦离别。
28名孤儿陆续被领走后,都贵玛的日子回归平淡。20世纪70年代,都贵玛自学蒙医蒙药和妇产科知识,也学习了接生的技术,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迎接了很多新生命的到来。
都贵玛说:
年,我开始学习妇产医学技术。那会儿我们这里偏僻,缺医少药,很多妇女有难产现象。当时旗里专门派遣一名妇产医生,计划培训我们苏木里的一些妇女,在一个月内教授接产技术。我做妇产接生工作,一直做到20世纪90年代,没有出现过事故。
近年来,都贵玛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她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自治区道德模范等荣誉。以她为原型,创作了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和电影《草原额吉都贵玛》。
现在的都贵玛老人,对“幸福”有着她独有的解读。
都贵玛说:
年,四子王旗政府赠送了我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我夏天在草原上放羊、拾粪、挤奶,冬天住在温暖的楼房里。
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生活幸福,我觉得自己也非常幸福。
我们旗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党和政府尤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