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书记讲述的中国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

北京皮炎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多名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嗷嗷待哺的汉族孤儿。在草原上,牧民们把这些孩子亲切地唤为“国家的孩子”。

“走不完的草原,说不完的故事,山山水水倾诉着您的伟大!草原母亲都贵玛,你把多少孤儿养育大,草原额吉(蒙语:妈妈)都贵玛,蒙古包见证了您的苦乐年华!”这是一首在草原上传唱多年的歌曲《草原额吉都贵玛》中的歌词。年,都贵玛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乌兰席热嘎查。-年,来自上海、安徽、江苏的多名孤儿先后被送到内蒙古抚养。都贵玛成为其中28名孤儿的保育员,践行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向党中央的承诺: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年9月29日,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其颁发勋章。如今,都贵玛抚养过的孤儿大多已到花甲之年。都贵玛说,从过去到现在,她始终都觉得那些孩子不但是“国家的孩子”,更是“自己的孩子”,从成为他们额吉的那一刻起,自己就成了他们一辈子的额吉。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手足相亲。“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成为一段民族团结、亲如一家的历史佳话。

脑木更苏木(乡)政府所在地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北方公里左右的位置,医院、学校集中的乌兰花镇有公里。老邢是当地客流量最大的脑木更饭馆老板,饭馆已经开了十几年了。提起都贵玛老人,老邢和记者打开了话匣子,“那个时候缺吃少穿,养一个孩子都难,她(都贵玛)养了28个孩子,还像亲生孩子那么费心血。她抚养孩子时还没出嫁,一个大姑娘照顾一帮孩子,也没经验,你说有多难。”

年,都贵玛与28个孩子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一年里,有近千名来自上海、安徽等地的孤儿北上到内蒙古草原交由牧民们抚养,此后,到年共有多名孤儿来到草原,成为牧民家中的一员。资料显示,年乌兰察布盟(现乌兰察布市)接收了92名孤儿。他们当中的28名来到四子王旗,当时年仅19岁的都贵玛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被选到四子王旗保育院当保育员。

四子王旗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刚接到任务时,都贵玛心里也没底,19岁的她还没结婚,也没有照顾过孩子,何况家中还有年迈的姨妈需要她照顾,牧场里的羊群也指望她去照料,但双亲早逝的她知道没有父母的痛苦,毅然承担起了照顾孤儿的任务。

当时的旗保育院设在乌兰花镇,孩子们在旗保育院休整了4个月后,都贵玛便独自一人带着这28个孩子回到了脑木更苏木保育院的蒙古包中。谈及自己第一次见到孩子们的情景,都贵玛老人曾表示,最小的孩子还不到1岁,最大的也只有6岁。因为自己没当过母亲,当年龄最小的呼和叫出第一声“额吉”的时候,都贵玛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在蒙古包里,都贵玛把孩子们的床摆成圆形,自己睡在中间,这样晚上不论哪个孩子哭醒,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照料他们。就这样,一年多里她没睡过一个完整觉。

年,当地没有子女的牧民家庭开始陆续收养这些孤儿。28个孩子,28次揪心的离别,都贵玛只能把这份挂念埋在心底。“照顾一年多了,因为长时间接触,这些孩子在我心里就是亲生的,就像把自己的亲骨肉送出去一样,总是会想念他们。那时候,孩子们的养父母如果离我近的话,我经常就去偷偷看一眼,观察他们对孩子怎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的爱心人士也参与到都贵玛的爱心行动中。据四子王旗委宣传部介绍,年,广东草原爱心团队筹资50万元为四子王旗希望小学建了一栋电教楼,并不富裕的都贵玛也捐款元。事实上,多年来,都贵玛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年汶川地震,都贵玛主动联系嘎查党支部交纳元“特殊党费”,请党组织转交灾区用于抗震救灾。

记者在老人旧居的正墙上看到了当年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四子王旗委和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四子王旗妇联为其颁发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奖状。根据四子王旗委宣传部整理统计,都贵玛获得市级、旗级荣誉30多项、自治区荣誉10项,国家荣誉8项,其中包括“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老人谦虚地表示:“获得这个(人民楷模)勋章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这是我这辈子最美好的回忆,这个勋章不只是给我的,是颁给所有‘草原母亲’的。”

60多年过去了,当年被草原牧民们抚养的小娃娃们现在已经儿孙满堂,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国家的孩子”用汗水和心血回报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

内蒙古兴安盟中共科右前旗委党校教师耿美:

各民族共创美好未来共享复兴伟大荣光

内蒙古兴安盟中共科右前旗委党校教师耿美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孤儿院因为食品短缺陷入严重困境,多名孤儿营养不良,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每天都有告急电话打到全国妇联。当时,全国妇联负责人康克清十分着急,无奈之下直接找到周恩来总理寻求解决办法。周总理请康克清找乌兰夫商量,能否从内蒙古弄些奶粉运往南方,以解燃眉之急。

乌兰夫对康克清说,弄些奶粉解燃眉之急没问题,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抚育孩子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不如把这些孩子送到内蒙古,由牧民直接抚养,牧区人口少,牧民们又十分喜欢孩子,相信他们会把孩子抚养好的。康克清将乌兰夫的建议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叮嘱乌兰夫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安排好。

乌兰夫亲自主持会议,专门研究接收方案,要求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了专门接收安置机构,抽调了一批医护和保育人员分批赶往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接孩子,并负责孩子们的医疗保育工作。

年初至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等地先后接纳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余名孤儿,牧民们纷纷前来领养。在牧民的精心养育下,这些孩子个个长大成人。

耿美表示,“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几十年来,这个故事被不同民族久久传颂,由衷称赞,成为新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为各族人民共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州阿爸”25年资助内蒙古孩子读书

年,来自广州的共产党员张宇航到江苏开会时,遇到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张宇航提出,内蒙古的草原牧民曾经抚养了多名汉族孤儿,广东人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愿意帮助内蒙古孩子,希望对方能帮忙联系一个生活困难的内蒙古孩子,他愿意帮助其上学。最终,蒙古族牧民那贡布拉格的女儿孟根图海获得了资助。在“广州阿爸”的帮扶之下,孟根图海和家人的命运已经彻底改变。高中毕业后,孟根图海考上了内蒙古高等专科学校(现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毕业后进入鄂托克前旗一家石化公司工作。

25年来,由张宇航发起的广东草原爱心助学活动一共帮扶了多名内蒙古贫困孩子上学。如今,加入广东草原爱心助学团队的成员已经有上千人,他们大部分在广州。团队中有大学教授、小学教师、医生、公务员、军官、企业家和普通市民。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地的爱心,像涓涓细流一般,跨越珠江,流向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谱写着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指导: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广州日报协办: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策划:杨清蒲、周成华、林明执行:赵东方、余靖、汤新颖统筹:王菁、张毓、王晨阳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白志标、于梦江(署名除外)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雅诗胡群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