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播撒传承民族文化种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

——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播撒传承民族文化种子的蒙古族教师——包娜日

俗话说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蒙古族小学就有这样一位老师——包娜日。她是一位蒙古族教师,在她从教7年时间里,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倾注着全部心血。7年来,她用蒙古族人民那骨子里特有的坚韧和丹心换来了每一位汉族学生的真情,谱写着她这段平凡而又灿烂的教育生涯!

当记者见到包娜日老师,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将民族团结作为己任,不忘初心育桃李、默默无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老师。在课堂上,包老师凭着扎实的英语功底,娴熟地驾驭课堂,学生们快速地融入到课堂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配合默契、互动频繁、热情高涨,她将扎实的英语功底在课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包娜日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蒙古族小学任教。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工作上,因为刚毕业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首先不了解教材,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她先钻研教材,同时经常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为了能胜任学校安排的课程,她每天放学后就挨家挨户作家访,除了了解自己任教教学的学生基本情况外,她还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也是她走访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们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她想方设法通过课下多跟学生沟通、交流,也通过家访等方式更进一步了解学生。表扬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她每当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就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有时还会买一些书、文具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其实这些物品并不贵重,但对孩子们心灵上的支持和鼓励意义却非比寻常,因此孩子们也更加热爱学习了。

7年的执教生涯,虽算不上桃李满天下,但包娜日老师始终记得拿起教鞭的第一天,自己赋予自己的“使命”———“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更是一名蒙古族老师,我不仅要给孩子们传授英语知识,更要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她告诉记者平时还会教孩子们蒙语,孩子们也喜欢学习蒙语。包老师本身教英语,又会说汉语,再加上蒙古语,对于这位会说三种语言的老师,孩子们都特别崇拜,这也使提起孩子们对蒙古语言的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英语和蒙语有时候也有相同之处,所以包老师也会课上或者课下,偶尔会写一写蒙文给孩子们学习。她还经常会身着传统蒙古族服饰授课,举例子、讲故事也经常用蒙古族的一些典故、草原上的一些故事,她想让汉族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蒙古族的历史,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促进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这样一位怀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默默无闻奉献在三尺讲台上的蒙古族老师,为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工作播撒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种子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融媒体记者苏日娜岳泉灵其乐木格)

你喜欢的都在这里

-------------------------------------------

-------------------------------------------

编辑:张智超

审核:额日和木席怡敏

供稿邮箱:szwqwxb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