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6日,专门用于微重力物理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中国第24颗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SJ-10)发射成功。12天后,卫星的返回舱与留轨舱分离,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回收;卫星留轨舱继续在轨开展了一周的燃烧和流体物理实验。SJ-10号卫星的任务是通过卫星在近地轨道运行提供的长时间微重力环境开展微重力科学实验研究。与此科学研究相关的空间实验共有28项,其中微重力物理实验18项(微重力流体物理6项、微重力燃烧4项、空间材料科学8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10项(辐射生物学3项、重力生物学3项、空间生物技术4项)。SJ-10号试验卫星是“十二五”期间(-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计划的四颗科学卫星之一。
图1 SJ-10satellitewaslaunchedsuccessfullyatJiuquanSatelliteLaunchCenter(6April,PhotocourtesyofQ.Kang)
微重力实验是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长时间的微重力实验通常在空间站、航天飞机、卫星等空间轨道飞行器平台设施上进行。返回式卫星则是开展微重力空间实验并可实现样品回收进行后续研究的有效工具,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主要将这种卫星的发射用于遥感观测,也开始用于微重力实验。从90年代末开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行了包括“神舟飞船”任务、“天宫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多次空间微重力实验,载人空间站也在近年将完成建设并全面布局了多种微重力科学实验。
21世纪初,中国国家航天局组织了微重力研究专家组,专家组下设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基础物理、辐射生物学、重力生物学和空间生物技术等7个专项组。
年9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了SJ-8返回式卫星发射任务,SJ-8卫星的返回舱主要用于育种试验,留轨舱用于微重力实验研究(年8月,SJ-8卫星微重力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微重力科学与技术》第20卷第2期特刊上)。SJ-10微重力卫星计划最初是由国家航天局在年中期组织开展的,年底到年初从多个申请项目中评选出了10个微重力科学实验项目和10个空间生命科学实验项目。年10月,国家航天局审查通过了空间实验的任务建议书(包括与法国航天局合作的两项实验和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的一项实验)。年5月,国家航天局又通过了对卫星工程方案的审查。随后,成立了“空间环境利用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论证工作组,卫星任务正式命名为“实践十号”。然而一年后,国家航天局终止了该项深化论证。年,国家同意由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计划重启SJ-10任务。重新论证工作于年底完成,SJ-10项目的工程设施于年初开始。依照时间计划,原定于年底发射的卫星推迟了4个月。空间实验任务完成后,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设立了SJ-10任务空间实验后续研究联合基金,这项拨款用于对空间实验结果分析研究的支持。
图2Thetestofpayloadsandsatellite(PhotocourtesyofSJ-10missiondepartment).
aThedesktoptestofpayloads;bThesatellitetestofpayloads;cSJ-10satellitetest
相关空间实验研究在两本专著中做了详细介绍,一本是胡文瑞院士和康琦研究员主编的《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科学实验Ⅰ:微重力科学(英文版)》,另一本是段恩奎研究员和龙勉研究员主编的《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科学实验Ⅱ:生命科学(英文版)》。第一本专著包含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科学和空间材料科学方面的空间实验结果;第二本书包含辐射生物学、重力生物学、生物技术及生物实验设施研究方面的空间实验结果。
致
谢
对于书中作者们在各自领域的贡献,以及图书编辑和工程任务组织者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笔者深表感谢。同时,笔者也感谢施普林格的李健博士和唐骏博士、科学出版社的牛宇锋编辑对这套图书的出版给予的热情帮助。笔者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科学实验Ⅰ:微重力科学(英文版)
ISBN:-7-03--6
即刻购书
内容简介
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科学实验Ⅱ:生命科学(英文版)
ISBN:-7-03--1
即刻购书
内容简介
本期编辑丨小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