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苦了,嫦娥五妹,欢迎回家新民晚

23天前,我们仰望夜空,

你拖着长长的尾焰越飞越高,

在欢呼声中划过天际,

直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今天,我们又一次抬头,

如流星般璀璨的你点亮夜空,

稳稳地投入家的怀抱。

辛苦了,嫦娥“五妹”,欢迎回家

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

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红外影像显示一只小动物从嫦娥五号返回器前面跑过。

嫦娥“五妹”,你何其幸运,

成为嫦娥家族里

首个能“回家”的探测器,

实现了中国航天探月工程的

又一次跨越。

未来,中国人探索宇宙的

脚步还将走得更远。

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来源|东方IC

1克与2千克

第一个故事,很励志。

故事的开头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主角并不是我们。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这样描述自己的所见:走在月球表面上,犹如走在一个布满沙土的运动场上,四周有泛光灯的照耀。

从年到年,美国成功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带回了总计约.7千克的月壤和月岩样品。几乎在同一时期,苏联的月球16号、20号和24号无人探测器共取回了约克月壤和岩心样本。

通过跟踪国外登月成果,翻译、总结这些资料后形成教材,我国对月球的研究蹒跚起步。年,为推动中美尽快建交,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到访中国。为表诚意,布热津斯基随身携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克重的月岩标本。这1克来自月球的“礼物”太过珍贵,中国科学家将其一分为二,一半收藏、一半研究。

03:10

三分·天下:嫦娥带来的礼物到底有多“重”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回忆,当时组织了全国的相关专家先开展非破坏性研究,然后是破坏性研究。科学家们破解了其化学成分、同位素、矿物质、采集地点之谜,靠着0.5克标本,发表了14篇研究文章,研究结果让美国人信服。而剩下的0.5克,被收藏在了北京天文馆。科学家们希望“让大家都看见”。这半克月岩也成为北京天文馆的“镇馆之宝”,历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

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全景相机环拍成像,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此外图像上方可见已完成表取采样的机械臂及采样器来源|国家航天局

来自另一颗星球的岩石和土壤,

蕴含着远古的信息。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说,通过研究月壤,能进一步了解月球状态、物质含量、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新的信息,这将帮助中国人在月球研究领域为全球作出贡献。美国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地质学家埃里克·贾文也曾撰文表示,来自月球的样品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月球表面性质、月球起源等问题的认知。

故事发展到年,主角换成了中国。嫦娥“五妹”稳稳着陆在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尚未有人类探测器造访过。这里存在大约13亿至20亿年前的玄武岩,获得这些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将有助于推进对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的认识。通过钻取和表取,嫦娥“五妹”为我们带回了2千克的月球“土特产”,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从月球取回样本的国家。

从1克到2千克,

一晃就是42年。

我们探索星辰大海的脚步,

越迈越坚实!

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技人员在监测嫦娥五号探测器工作状态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下同)

75岁和30.9岁

第二个故事,有关传承。

12月1日23时,无数人早已进入梦乡,而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大厅,很多双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当看到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非常激动,他为嫦娥“五妹”的表现打了分。叶培建今年75岁了,但年龄并不妨碍他在嫦娥“五妹”月球之行的20多天里日夜陪伴、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