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敕勒川阴山下塞外粮满仓

一提到内蒙古,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实际上,“敕勒川,阴山下”不仅有牛羊,“风吹草低”之后还能看见的就是粮满大地。

最新调度显示,今年,内蒙古全区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1亿亩以上,比去年增加36万亩。今年,在广袤的塞外粮仓之上,这些秋粮作物都有了新的“际遇”。

小个子玉米这样“吃饱喝足”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同时也处于“黄金玉米带”之中。与其他地区相对高挑的玉米不同,这里的玉米个子普遍矮小,但并不是长得不好,而是专门选用了矮秆品种。这背后主要的原因就是四子王旗全年降水量较少,无霜期也比较短,每年只有天左右,而这些矮秆玉米的生长周期也比较短,可以更完美地匹配当地的气候。

小个子玉米一样也需要“吃饱喝足”,但是现代农业主打的是精细与节约。为此,这里的灌溉采用的是膜下滴灌技术,靠着一套低压的管道系统以及埋在地下的滴头,将水一滴一滴运送到农作物周围的土壤附近,同时加以地膜覆盖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施肥方面,农技人员也会根据土壤以及农作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肥料的量身调配。

查豆荚数豆粒高产看科技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内蒙古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旗县,约占全区大豆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国家级的大豆制种大县。收获在即,记者跟随专家来到田里查豆荚、数豆粒,发现这里一株大豆大约有40个豆荚,一个豆荚里有3到4个豆粒,按照专家的说法,这样的长势就具备了稳产高产的基础。

而这离不开当地科技措施的支撑。今年,内蒙古推广以蒙豆48号、登科5号为主的优质品种。同时持续多年推行轮作换茬、种子包衣、苗后深松等绿色高效技术。今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促早熟、防病虫的健康生长技术,实现了大豆的良好生长。

万人跨省区来内蒙古起土豆

内蒙古还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育种、繁育和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眼下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的马铃薯正处于收获期,就在这段时间,有来自四川、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的一万多人不约而同赶到这里,他们不是为了旅游观光,也不为了采购消费。而是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挖土豆的主力军。每分拣装满一尼龙袋马铃薯可得1.6元的报酬,每人每天可装三四百袋,在土豆长达40天的收获期里,这些外地务工人员的收入相当可观。

之所以需要他们的帮助,主要是因为本地青壮年长期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多,而收获和分拣土豆又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工的过程。为了让从各地奔赴而来的挖土豆大军能在本地顺畅对接,当地筹备建设了零工市场,为种植户、合作社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保障和服务,搭建更便捷的就业对接渠道。

百变莜面花样多

最是家乡好味道

内蒙古有三宝,土豆莜面羊皮袄,内蒙古不仅物产丰富,好吃的还很多,莜面就是当地的莜麦做出的特色美食。闲话不多说,一起隔屏来品味一下内蒙古莜面吧。

(总台央视记者王琰梁丽娟刘成阮超内蒙古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