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捕获引领返回器安全回家
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将采用半弹道跳跃式,也就是俗称的“打水漂”方式返回,再入大气层速度快,捕获难度大,测控系统能否精准跟踪直接关系到搜索分队能否找到返回器,我们一起走进其中的一个雷达站点去看一下。
01:50总台央视记者王刚:这里是内蒙古中部的着陆场区,这一次着陆场系统在着陆场区周边设置了5个测控站点,那么在我身后就是这次为了嫦娥五号返回所新增的一个雷达站点,这个雷达站点它可以在嫦娥五号返回的过程当中为北京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判读,从而北京可以计算出更准确的落点预报。
回收五号是着陆场系统迎接返回舱回收测控的最后一棒,他们的职责是从返回器出黑障区开始,实时向北京中心报告飞行数据。该测控点位雷达作用距离远、捕获速度快,在此次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段某雷达站点负责人程忠健:回收的时候是晚上,可能光学设备效果没那么好,雷达的话相当于充当了一个眼睛的角色,可以向中心提供一个精确的返回舱外弹道数据。
作为返回舱着陆前公里唯一的雷达测控分队,程忠健和他的队友要在出黑障前后不到30秒的时间内精准捕获目标,并实时引导光学、USB设备进行高精度测量。进驻测控点以来,他们结合目标捕获方案进行了近百次的模拟演练,确保任务时为北京飞控中心作出落点预报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支撑。
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段某雷达站点负责人程忠健:中心可以利用咱们多台的光学、雷达还有USB,多台设备的一个数据实时掌握回收舱第二次黑障出来的时候,咱们整个回收舱的一个运行情况,还有整个的运行轨迹,第二个就是帮助咱们快速地对回收舱进行一个回收工作。
探访着陆场区的光学观测点
在距离着陆场测控阵地40多公里的草原深处,有一个光学观测点。这个观测点在迎接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家的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先进的大型光学实况记录系统,可对可见光、红外光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记录,能够直观而生动地展示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的状态。下面我们跟随本台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目前他们的任务准备情况。
02:47光学测控点位于阿木古郎草原深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活动测控站需要定期给这里的16名科技人员进行物资补给。早上8点,记者跟随补给车辆前往测控点,刚刚出发不久,就遭遇了突发状况。
总台央视记者苏洲: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大草原,我们目及范围之内,已经全部被大雪覆盖。刚才在行进途中,我们的车辆也被陷进了这个雪坑里面,没有办法继续行动,所以我们现在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能够让我们车辆出来,再继续跟着我们科技人员的车辆继续前行。
由于风大、雪厚,这个测控点在方圆30公里范围之内,没有任何社会化保障,物资补给车每天送一次水,三天送一次菜,从而使科技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总台央视记者苏洲: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四号阵地,这里主要布设光学设备,我们的工作人员由于距离大本营比较远,所以他们的吃饭和住宿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大草原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辛和挑战,为嫦娥回家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这个光学测控点主要承担嫦娥五号返回器目标出黑障后以及乘伞下降全过程的实况景像摄录,并实时传输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从而为嫦娥五号回家提供全过程、更直观的参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活动测控站工程师叶鹏:我们这套设备是一套一米口径的光学经纬仪,它主要由四路光学传感器组成,包括两路可见光电视和两路红外电视,可以完成我们目标在返回过程中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一个图像摄录。
由于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是在夜间返回,光学设备捕获难度更大,四路光学传感器中,两路可见光相机夜间无法使用,科技人员只能通过两路红外相机搜索和捕获目标。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活动测控站测控技师谢洪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专门进行了一个针对性的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国际空间站,然后过航飞机,还有我们自己的无人机进行训练。
据了解,测控站的科技人员还通过跟踪飞鸟、信号弹等方式,训练伺服操作手的反应度,从而提高稳定的捕获能力。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活动测控站任务分队支部书记付磊:我们先后参加了北京中心组织的五次全系统的联调,过程中充分验证了我们的通信系统,我们的供配电系统以及我们的主要的这个光学实况记录系统的性能,让我们的这些参试的人员能够更好地熟悉设备,熟悉性能,然后也能够更好地完成好这个任务。
多次执行任务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赫赫
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携带月壤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四子王旗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的阿古木郎大草原。我国的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飞船,都在这个着陆场成功着陆。曾经默默无闻的四子王旗,也因为神舟飞船而变得声名赫赫。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03:52总台央视记者苏洲:这里是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在太空中飞行了21个小时的神舟一号就降落在这片着陆场。二十多年来,这里执行了从神一到神十一的全部着陆任务。
在我身后,就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的着陆点,航天英雄杨利伟就是在着陆场的这个位置出舱的。这里地域开阔、空气能见度高,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人员对返回器的快速搜索与救援,因此此次嫦娥任务,也是选择在四子王旗着陆场进行着陆。
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的阿木古郎草原也最终被选定为“神舟家园”。自此,一个个中国航天神话在这里上演。
年11月21日,神舟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成功在这里着陆,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成功突破飞船回收技术的国家。
年1月16日,神舟二号,年4月1日,神舟三号,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相继成功返回,为中国实施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年10月16日,在绕地球飞行14圈后,神舟五号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杨利伟自主出舱,这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旅程,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年10月17日,绕地球飞行5天共76圈后,神舟六号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顺利出舱,创造了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多人多天的历史。
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出舱,创造了中国人在太空行走的历史。
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返回舱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祖国怀抱,这次任务是我国首次有女航天员参加的载人飞行任务,开展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
年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安全着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健康出舱,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活动测控站高级工程师魏永辉:我们着陆场,可以说是从九九年我们进入这个阿木古郎草原以来,已经成功地完成了11艘飞船,还有我们的嫦娥T1任务,还有我们的实践十号任务,作为我们来说,还是很热爱这个地方的,每次任务到着陆场,感觉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总台央视记者王刚苏洲孔祥鹏李昀锡王瑞林常艳玲魏杰何驰郑伟杰)
(编辑孙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