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年9月7日,为期一周的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研究生国情调研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程已全部结束。在复旦国情实践团返回到上海之前,共同参与调研实践的六名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与我国著名新闻教育奠基者、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默默耕耘近50载的刘海贵教授进行了一场深入的面对面座谈。
一进屋,刘教授让几位学生坐在沙发上,自己则搬来一把座椅,与学生们面对面坐下。作为国新项目的学术顾问,面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他仔细地思索、在脑海中回忆,并逐字逐句的阐释、回答。他讲的语速很慢,声音也不高,但却掷地有声,十分有条理和概括性。屋外的暖阳渐渐地爬上窗扉,屋里的师生们聊着天、认真总结着这次行程的感悟和收获,一派轻松和乐的画面。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情实践团成员采访刘海贵教授
短短几天时间内,来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30多名研究生,在两校共8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乌兰察布市,实地走访调研了内蒙古产业、科技、重工业、文化、生态、国际贸易等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和地域特色,与农牧民、工人、企业家、文艺工作者近距离交流,深入到基层和一线采写新闻稿件。刘教授对这次行程作出了八个字的评价:“收获满满,依依不舍”。
收获满满是召集学界师生与业界媒体共同出动的调研阵容前所未有,“在我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和印象中,见过带学生在校内外进行实践的,一个老师带过去若干学生,各地都有,但是业界学界的十来个老师,带着我们将近30个学生,一周跑这个点那个点,白天黑夜的跟你们在一起,进行传帮带,这种教学形式一定是收获满满”。
刘海贵教授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今年是刘教授随国情实践团出访考察的第二年,已经72岁的他早已从新闻教学一线上退休,在学校的邀请下,他希望能够继续贡献自己作为一名老教授在教学科研领域的力量,仍选择与同学们一起参与调研活动,乘坐大巴,亲自到四子王旗采访都贵玛老人和她领养的孤儿,在斯诺觉醒点的白玉石雕像下,向同学们现场教学,分享自己的感悟。每每想到与学生们相处的点滴,想到行程即将结束要迎来分别,就会有依依不舍的感觉。
“要搞对外宣传,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国情”
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五所高校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获得中宣部、教育部的支持,统一设立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以培养内知中国、外知国际的新一代国际传播人才为目标。复旦大学国新项目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将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地定为内蒙古,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共同开展活动,以“传播中国,融贯西东”为口号,既融汇世界的西方和东方,亦搭建融合央媒、地方媒体、东西部高校师生力量的国际传播机制,合力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谈及选择内蒙古作为复旦大学此次调研目的地的原因,刘教授讲到,内蒙古的红色文化丰富,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同志的故乡在内蒙古,草原牧民收养上海三千孤儿的感人事迹在内蒙古。此外,这里的新闻传播的资源更是独树一帜。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是国际新闻传播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觉醒点,这里饿殍遍野、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景象唤醒了他身为一名记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他去追寻真理、向世界传播当时中国最真实的情况。所以有了后来的陕北之行,才有了《西行漫记》。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范长江也是在来到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之后才决心到陕北去,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新闻战士。“许许多多的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才在内蒙古找到了自己追寻的信仰,可以看出来,内蒙古是一个新闻传播‘资源大户’,很值得我们一批又一批的老师学生来考察和挖掘。”刘教授说。
国情实践团参观乌兰夫纪念馆
9月2日,在结束包头市当日的行程安排后,复旦大学的老师们临时决定在晚饭后增加一场媒体老师的从业经验分享会。几位来自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第六声以及内蒙古本地媒体的记者纷纷向同学们传授了新闻策划、选材和写作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在结束分享后,刘教授现场点评这是“生猛海鲜、现场烧烤”。
刘海贵教授现场点评媒体经验分享会
他说,“我当时是即兴的表达,因为咱们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这种学科理论的把握,光在课堂里面可能效果不太好,必须要老师把学生带到现场去,进行实战练兵,这样我们的动手能力才会提高。”同样的日程安排和参观地点,媒体老师与同学们走的路、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学生们却不能达到媒体老师的敏锐度和高度,刘教授谈到,“类似这样的把一天和学生共同经历的活动,在晚上跟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就好像我们用餐一样,将新鲜的食材现场给你烹饪,大家最喜欢吃,真正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刘教授认为,对于国情的考察,不仅需要身临其境,还要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敏锐度,提高动手能力。
“见都贵玛老人那一天感受太深切了”
国情实践活动第五日,同学们坐着大巴来到了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来探望曾抚养过28个上海孤儿的草原额吉——都贵玛老人。老人穿着一身紫色的蒙古袍,在学生们的搀扶下缓缓步入房间。她领养的孩子,66岁的扎拉嘎木吉和61岁的孙保卫也陪同老人一起接受采访。
国情实践团采访都贵玛老人
“我后来总结了一下,毫不夸张的说,那一天我可能会永远记得”,刘教授回忆起来的时候,认为一向坚强的自己那个时候不受控制的落泪了。“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吃的苦要多得多,那时我把上海的户口迁掉,带领我们中学的多名同学去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插队落户,火车一开,哭声一片,离开上海离开父母了,我没有注意观察有几个人和我一样笑嘻嘻乐呵呵的,没有流半滴眼泪”。
但当看到两位上海孤儿时,刘教授还是动容了。“我怎么都没有办法把他们和两千五百万上海人联系在一起,从他们身上,我找不到一丝一毫的上海人的影子。我适时地问他们身体怎么样?家庭生活怎么样?感觉怎么样?他们非常乐观,对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非常满意,这感触就很真切,所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是被送到内蒙古的孤儿而怨天尤人,令我动容。所以一上午我的眼睛是湿润的。”
66岁的扎拉嘎木吉接受国情实践团采访
在采访现场,都贵玛老人讲着蒙语,一旁的蒙古族学生逐字逐句的转述、向老人提问,周围的师生们围坐在一起,听老人一句一句地讲她怎样抚养孤儿长大,那个年代的条件有多么艰苦。“都贵玛老人是内蒙古蒙古族母亲胸怀的象征和代表,我敬佩这位女性伟大的母爱和胸怀。”在这次到访内蒙古之前,刘教授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前不久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他见到了阔别40余年的老同学——新华社高级记者云杉女士,他才得知,原来云杉女士的父亲,乌兰夫同志当年也亲自抚养了一个女儿,他感到非常震撼。上海与内蒙古两地互帮互助的故事在眼前感受的那么真切,他感到内蒙古人民的胸襟是伟大宽广的。
“我们的教学科研包括新闻报道
一定要搞出自己的特色”
9月6日,刘教授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老师们来到内蒙古师范大学赛罕校区,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阿拉坦仓就新闻与传播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会谈。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共建的全区第一所“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此次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举办国情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两校优势互补、深化交流合作的有益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来自复旦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30多位研究生共同参与调研,合作完成新闻稿件,在挖掘内蒙古地区新闻资源、探寻少数民族文化方面贡献了来自于学生们的力量。
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类院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就需要抓住自己的办学特色,刘教授认为:“复旦、人大、清华他们有的专业,我们当然可以有,但是不要循着他们的办学思路走,我们应该在共同学科的基础上,穿插、渗透、强化我们的民族特色。”
位于西北边疆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接壤,中蒙边境线长达多公里,能够做好中国对蒙古国之间的传播、稳定好中蒙外交关系,对于两国建立长期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意义巨大。“我们(内蒙古)以后的科研教学工作要聚焦在中蒙传播这一特色上来,这就是人无我有的东西。”
“莫让一天闲过”
下个月,刘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即将重新修订出版。新版教材的内容编排上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学科交叉,在修订教材的过程当中,刘教授注意到学科交融性是世界学科发展的潮流。因此新版教材注重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新闻学传播学进行交融。二是与时俱进,利用团队的力量推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将国内其他老师擅长的研究领域融进这本教材,新增加复旦大学邓建国教授主笔的“网络新闻采访与写作”和“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两个章节。“我相信这本教材质量会更加提升,特色更加突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新闻学子。”
刘教授在复旦新闻学院耕耘50载,讲授“新闻采访写作”、“名记者名品研究”、“当代新闻传播实务研究学”等课程。任教期间,出版《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等专著、教材30余本。现在虽已退居教学一线,却还在着手开展新书的修订工作,以及学校层面的科研任务。谈及对当前正处在本科、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新闻学子有什么寄语,刘教授提出了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的座右铭“莫让一天闲过”。
他与同学们分享:“我一辈子基本是这样,晚上睡前做两件事情,我就会入睡。一个是把今天一天我做的事情都过一下,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还有什么没有做。然后过一下第二天的事情,明天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听什么课,找什么人谈,看什么书,都在规划之中”。长此以往,他会给自己设定一个中期、长期的目标,时刻告诫提醒自己,要每天都有收获、不能叫时间白白浪费。“我没有什么漂亮的口号和语句留给你们,这是我一辈子始终如一、天天告诫自己的,非常实在的一个座右铭”他说。
访谈结束后,刘教授与六位学生在房间内合影,学生们陪他搭乘电梯下楼。走到大巴前,师生依依不舍的作别,刘海贵教授与每一位学生握手,亲切地说:“很高兴今天能跟你们见面,我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来,还来不来,你们要好好努力,下一次见面,我希望是在上海”。
刘海贵教授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六位学生共同合影
国情实践团师生在斯诺觉醒点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