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
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
其间讲到了一段历史佳话
“三千孤儿入内蒙”。
三千孤儿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为什么要去内蒙?
这里面又蕴含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保育员和幼儿们玩耍
名来自上海的孤儿
他们是“国家的孩子”
年到年,
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食品严重短缺。
眼看着孩子养不活了,
很多父母哭着把自己的孩子
遗弃在当时较为繁荣的上海,
希望他们能够能活下去。
可是上海情况并不乐观。
这些被遗弃在孤儿院的孩子们,
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甚至患上疾病……
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同志与孩子们
孤儿的现状急坏了
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
康克清同志,
她焦急地找到周恩来总理:
询问是不是可以
从其他省份调一些奶粉。
周恩来总理
想到了自己几十年的革命战友,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
周恩来与乌兰夫
接到总理的电话,
乌兰夫立即召开会议。
听闻上海孤儿们的遭遇后,
大家在会上议论纷纷。
“不如把孤儿接到内蒙古来,
让牧民抚养,让草原把他们养大!”
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建议,
乌兰夫一拍桌子,说:
“咱们想到一块儿了!”
在后来的批复中,
乌兰夫郑重写道: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于是,在国家安排下,
名孤儿送到内蒙古收养,
他们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
——“国家的孩子”。
抵达内蒙古之后,
孩子们先被统一送到
临时保育院集中养育,
等到适应环境、
身体状况好起来后,
再被送去领养家庭。
“草原母亲”对这些孩子
倾注了无限的爱
这些“国家的孩子”中,
有28个孩子被送往
内蒙古四子王旗临时保育院。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
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都贵玛。
这位19岁的草原少女,
当起了孩子们的额吉。
(额吉在蒙古语中是“妈妈”的意思。)
当时,孩子们又小又弱,
不停地生病,哭叫声此起彼伏,
都贵玛从喂饭、把尿做起,
没日没夜地干活,忙得焦头烂额。
一旦有孩子生病,
她还要冒着草原寒风,
骑马奔波几十里地送孩子就医。
当年的都贵玛与孩子们
为了解孩子们的身体状况,
都贵玛每天都要
亲自检查他们的尿布,
她说,从排泄物的颜色、气味,
能知道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一年多以后,这28个南方孩子
再也不是来时的黄瘦样子,
他们个个健康、茁壮,
没有一个孩子
因为疾病、挨饿而夭折。
孩子们慢慢适应了内蒙古的环境,
每当养壮或养大一个,
就有家庭来领养一个,
都贵玛经历了28次痛苦的离别,
她常常骑着马,
到孩子们的养父母家附近,
悄悄地观察、偷偷地了解,
看养父母有没有
好好地照顾孩子们。
都贵玛
扎拉嘎木吉
是都贵玛照顾的最后一个孩子。
3岁时,他被寄养给了其他家庭,
当发现这户牧民缺乏
养育孩子的基本知识,
都贵玛选择把他接回自己身边,
直到找到合适的寄养家庭。
60年后,都贵玛红着眼圈
说出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
如今,这群“国家的孩子”
已全部年过半百,
头发已经渐渐花白的他们,
还是会经常看望都贵玛,
悲伤或喜悦的事,也要与她分享。
都贵玛与自己照顾过的孩子们
然而,
面对围在自己身边的孩子们,
年老的都贵玛,
常常拉着他们,
说着说着就忍不住红了眼圈:
“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
就是那时太年轻,
没能记住你们28个孩子的
汉族姓名。”
“如果我记得起你们的汉族名字,
你们长大了问起家乡,
找亲生父母,
联系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年,草原母亲都贵玛,
获得“人民楷模”荣誉称号。
但都贵玛说:
“这个勋章不只是给我的,
是颁给所有‘草原母亲’的。”
都贵玛与“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证书合影
像都贵玛这样尽心尽力、
用心抚养“国家的孩子”的额吉,
草原上,还有几千位……
“我的凤英不是‘孤儿’
她是‘国家的孩子’”
当时,牧民家庭想要领养孩子,
首先要具备一个硬条件:
家里有奶牛。
为了能领养“国家的孩子”,
有的牧民把家里唯一的马卖掉,
有人甚至卖了祖传的结婚头饰。
牧民与“国家的孩子”
小男孩宝音图是当时全班同学
最羡慕的孩子!
在那个困难年代,
他的兜里永远有饼干,
而且是全班同学中
唯一穿缎子蒙古袍、皮马靴
来上学的小孩。
还有小女孩包凤英,
自从被收养的那一天开始,
养母便不允许任何人再提起,
她曾是孤儿这件事。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
只因说了一句:
“这个姑娘长得一点不像上海人。”
一向好客的养母
竟当场把客人撵出了门,
从此再不来往。
“孤儿”这个词,
在养母那里被禁忌了20多年,
直到包凤英结婚前一晚,
养母郑重地向女婿
提起了女儿的身世:
我的凤英不是“孤儿”,
她是“国家的孩子”。
我们把她养得这么大,
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
没骂过她一句,
我现在要把我的宝贝交给你,
你要善待她!
包凤英与养父养母、丈夫
那一天晚上,
包凤英抱着母亲大哭,
妈妈保护了她20多年,
现在找到了另一个可以保护她的人,
妈妈彻底放心了,
才终于能坦然说出她的身世。
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
一位位草原母亲,
用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
大爱和温暖,
挽救了名孤儿的人生,
演绎了一段段
感人至深的人间佳话!
来源/央视新闻、北洋之家、《故事里的中国》
编辑/刘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