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毅见习记者李贤诚
年10月15日9时,当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云霄时,中国人的飞天梦终于成真。
这一刻,让人等待太久。
航天员大队
从年载人航天被列入“”高技术发展计划算起,中国等待了35年。
如果从年我国确定了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算起,也等待了29年。
从“神五”到“神十一”,19年来,中国先后有14人次勇闯苍穹,胜利完成6次载人飞行任务。
明天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再次送3名航天员上太空,奔赴星辰大海。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首批航天员,刷新太空的“中国高度”。
航天英雄孤身飞天
年10月15日,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神五”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一朝成真。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
然而,飞天之旅并不平坦。杨利伟曾回忆,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急剧抖动,与人体产生了共振,自己感觉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几乎难以承受,杨利伟形容,当时自己“感觉濒临死亡”。
共振持续了26秒后,终于慢慢减轻,他这才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虽然心中波澜起伏,但杨利伟表情没有变化,一动不动。在地面,指挥大厅工作人员甚至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直到火箭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照进来,杨利伟这才眨了一下眼。此时,指挥大厅工作人员喜极而泣,大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当杨利伟置身太空眺望地球时,他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情不自禁地拿出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下了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并把日志举到摄像头前……
杨利伟神五自拍
返航之旅,也同样惊心动魄。
年10月16日,绕地飞行了14圈后“神五”返航,然而飞船的舷窗却在穿越大气层时出现了异常,右边舷窗出现裂纹。杨利伟曾回忆,看着它一格一格的裂,真是把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回来之后他才知道,裂开的只是飞船舷窗外的防烧涂层,玻璃窗本身完好无损。
阿木古郎草原,蒙语意为“平安”,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当天清晨6时23分,“神五”飞船平安降落在阿木古郎草原,而这一时刻,正好是当天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刻。
“拖拉机”变“小轿车”
宇宙无限,探索无尽。“神五”只是开始。
年10月,“神六”冲破云霄,巡天5天6夜。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真正意义实现了在太空生活、工作。
年9月27日,当翟志刚走出“神舟七号”漫步太空,挥舞国旗。这是中国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也是无数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画面。
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完成,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这场完美的太空之吻轰动世界。
7个月后,“神舟九号”搭载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飞天,和景海鹏、刘旺一起进驻“天宫一号”。
年6月,“神舟十号”载着三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20日,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万名中小学生通过电视转播同步收看。
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33天,是我国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中国人朝建造空间站的梦想又进一步。
从“神五”到“神十一”,不断成功的背后是不断地改进,让杨利伟痛苦的共振没有了,磕破嘴角的麦克风也变得更小更平,就连座椅也改进了……
杨利伟曾表示,他可能就是像坐着“拖拉机”上去了,那现在可能真的就是开“小轿车”上去了。
太空生活越来越“安逸”
中国航天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火箭和飞船等大国重器上,航天员的太空工作生活环境也越来生活好。
杨利伟吃饭
“神五”巡天时,杨利伟只能吃月饼之类的即食食品。“神九”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的菜谱中则包括七大类、共70余种中式食品。“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太空中过了端午节,他们还吃上了香甜的豆沙粽。到了年的“神舟十一号”,太空食谱五天一循环,近一百种,航天员陈冬甚至还能吃上老家河南的烩面。有网友调侃,现在就差在太空上吃火锅了。
除了吃,航天员住得也更好了。今年4月29日,海南文昌,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升空,未来空间站活动空间总共能够达到立方米。航天专家比喻,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工作之余,航天员还能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写写日记。在天宫二号上航天员还可以与地面人员进行视频通话,往来电子邮件。
杨利伟说,他飞行的时候,就15%的测控覆盖率,飞船飞一圈,只有15%的时间他跟地面能够说话,现在至少要达到85%的覆盖率。现在上边可以看《新闻联播》,实际上还可以发短信、可以上网,可以把手机带上去,随时和地面通话。
“神舟十二”只是新的开始
回望来路,中国人的飞天之路历时太久。
时间回溯到35年前。年3月,发展载人航天被列入“”高技术发展计划。
时间再回溯到29年前。年9月,我国确定了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先后有14人次勇闯苍穹,胜利完成6次载人飞行任务。而今,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三步”已经迈出。
今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太空母港”正式入列。未来,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按照任务规划,我国将于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神箭”在弦,再度问天!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现在已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表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送3名航天员上太空,他们将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3人将在轨驻留3个月,开展舱外维修维护、设备更换、科学应用载荷等一系列操作。
此刻,神舟十二号飞船将进入发射倒计时阶段。时隔5年,中国航天将再度送航天员重返太空,准备再次刷新太空的“中国高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