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的达兰喀喇表现散文真义更接近文

近些年来,散文又悄然在人们的阅读视野中升温,尤其是非虚构文学的强势崛起,让散文有了更广阔的可能。庞博丰富的知识含量,小说式的叙述方式,让散文这个古老文体散发出现代的气息。不过,不管散文怎么发展,从朱自清经典作品《背影》中被淋漓尽致表现出来的情感真挚、直抒胸臆,依然是散文文体的核心品质。作家阿来就认为,“今天,有很多关于散文的讨论,各种意见自是异彩纷呈,但最重要的,还是真实的人生经历,真实的情感,以及基于这种真实之上的有根有据的体悟。”年12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侯志明散文集《行走的达兰喀喇》就体现了散文这种核心品质。侯志明的散文不是历史散文,也不同于地理散文,他延续着散文最核心的品质,抒情记事,记录思考,书写着他对生活世界、岁月大地的挚爱。

侯志明的家乡位于达兰喀喇中部大青山北麓的大草原上——内蒙古四子王旗。“达兰喀喇”,蒙古语,意为“70个黑山头”的阴山。它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大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长约千米。阴山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在阻挡了南下的寒流的同时,也阻挡了北上的湿气,是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据史料记载,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记载的就是阴山的风光和人类的活动。

达兰喀喇是侯志明生命的起点与根基,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养料。“生我养我的内蒙古大草原,虽然我是走西口的后代,但我的生命是从这里出发的。辽阔的草原,正是因为你的这份宽广与博大,使我终生多有感激之情,少有不平之叹。”。成年后的侯志明外出求学、工作,在家乡的怀抱里生活的时间远远少于离开它的时间。从内蒙古行走到安徽,又从安徽行走到辽宁,又从辽宁走到四川;他情感丰沛,在行走中阅历日益丰富。但他的心中始终记挂着故乡的达兰喀喇,“只要我一闭上眼,一有空闲,就要想到它,我的许多回忆都和它有关。它像一座行走的山,像一个忠实的朋友,始终和我如影随形,因此才有了这个书名。”

“人类的感恩之心,原来是世间一切文章的文心”

《行走的达兰喀喇》共15万字,分为“感恩”“感情”“感物”“感言”“感事”5辑,另加一个“篇外”,散点式呈现出作者从家乡内蒙古草原一路走来的足迹。篇章取材全都源自生活体验,是作者对生活、故土、家人平实真切的感触。从“感恩”一辑开始,表达了作者对父母、老师、妻子、故乡的感恩之情。书中的随笔几乎包含了作者的半生,从毕业懵懂到知天命,在离乡求学、行南走北以及多年工作经验中淬炼提取出对于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世事的感恩、感情、感悟、感言、感事。读其文,可以感受到侯志明其人:是深情、负责任的丈夫,关爱儿子的开明的父亲,孝顺父母的儿子,也是兢兢业业的公务人员。

侯志明在上大学时一位老师曾推荐他两本书:《论语》与《反社林论》。这两本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写道:“今天想来,实在没有哪一本书对我的影响超过上述两本书。而且也很少有书超过我对《论语》一样的喜欢。”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是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要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从侯志明写父母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确是做到了。《论语》中所倡导的正心诚意、仁爱宽厚,他也身体力行。

在《母亲》一篇中侯志明写到,上高中的最后一年的夏天,他住在离家十多里的学校里,因为家里没有按时把每月二十斤面和五元钱交到学校,被学校点名回家取面。为这件事,他回家后满腹委屈地向父母发了很大的脾气,甚至说了父母根本不关心他之类的气话。父亲很生气,但是母亲只是说,“这两天家里太忙,明天你去和老师说说,下午妈就给你送去。”第二天下午,快放学时,母亲冒着盛夏的酷暑,跋涉十多里路,把二十多斤面给他背到了学校。他不知道,瘦弱的母亲是怎样负重走来的。他只记得,那天,汗水湿透了母亲的衣衫,也斑斑驳驳地印在了粮袋上。后来,他上了大学才知道,当时并非是家里忙,而是家里没有一点粮食了。这二十多斤面,是母亲冒着酷暑在村里借了一个中午才凑够的于是。在成年后,他羞愧于年少时的不懂事,对母亲更多的是感激、关爱。看到少年的他与成年的他对待母亲的不同态度,我们也会自然地反思自己对待亲人长辈是否足够尊重与关爱。

著名小说家刘庆邦在阅读《行走的达兰喀喇》后深表感动,写了一篇文章《常怀感恩之心》。他在文章中提到,“近日,我读了志明的散文集。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玉兰正在开放,柳树已经变绿,春光温馨而明丽。读志明写的母亲,我想到我母亲;读志明写的父亲,我想到我父亲;读志明回忆和妻子刚结婚时的困顿岁月,我眼前马上浮现出我和妻子刚结婚时住集体宿舍的那段日子,等等。刚读了前几篇,我就情感上涌,双眼一次又一次湿润。我抽出纸巾,搌搌眼泪,不由地给远在四川绵阳的志明打了一个电话。尽管打电话前我稍微平静了一下,我听见我的声音还是不大对劲。我没有对志明多说什么,只说正在读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写得挺感人的,真的挺让人感动的。”

刘庆邦说,他在《行走的达兰喀喇》里读出了两个字:“感恩。他对父母感恩,对妻子感恩,对老师感恩,对同学感恩,对同事感恩,对山川感恩,对土地感恩,对一草一木,包括自己所受的苦难,都怀有感恩之心。志明的散文集分为多辑,果然,第一辑就是感恩篇。依次是感情篇、感物篇、感言篇、感事篇、感人篇。不管志明写什么,都是由感而发,篇章里都有感恩的意思。可以毫不牵强地说,感恩之情贯穿在志明散文集的始终。一个常怀感恩之心的人,他的心必是一颗敏感的心,真诚的心,善良的心,悲悯的心,忏悔的心,知恩必报的心。读志明的散文,我突然悟出来,人类的感恩之心,原来是世间一切文章的文心啊!”

“非专业写作,或许是更真切,更具生命本真意义上的表达”

除了抒情记事,侯志明也记录他对世事的思考。比如在《跳蚤的启示》一篇中,他由跳蚤与玻璃杯的故事想到,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就是这只跳蚤。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就是这只杯子,而环境因素、思维定式、生理暗示、文化传统等,就是压在上面的玻璃盖子。痛,不一定是希望和超越,但希望和超越却不能不痛。当我们不再有痛的感觉时,也许我们已经退步或者正在退步。希望并痛着,超越并痛着。《行走的达兰喀喇》中收录文章多为短篇,只有《外篇:痛定还痛》例外。《痛定还痛》是作者亲历汶川地震后写出的,篇幅很长,语言急促,具有现场感。地震中作者赶赴一线,参与了抗震救援,并及时地记录了途中所见所感。作者初开始的慌乱、着急、对灾难面前不同人性的感慨、对救灾人员的敬意、对父母妻儿的愧疚都溢于言表。这篇文章再现了地震当时的场景,也体现了作者经历灾难后的心灵上的震动和“痛定还痛”的思索。

侯志明当过记者,当过国企老总,如今是四川省作协机关的领导。文学写作不是侯志明的专职,但他热爱写作,“写字写东西,是我生活极其重要的组成。”写自己所感,并没有太多矫饰或者刻意的技巧,只是抒发自己心中的真情,因此更贴近生活的本真。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感恩所遇到的人和事,所以他的文字读来也清新美好,引人向善。他剖析自我,将自己内心真实的羞愧、感恩毫不保留地写出来,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也直击读者的心灵。看到他在父亲和儿子之间的角色徘徊,我们仿佛能切身感受到他复杂纠结的心绪与感恩感动的心情。侯志明所写,能够激起读者的共情,因为他写的都是最朴实无华又最真切的人伦情感。出版散文集,对他而言首先是一次感恩的机会,“我生性木讷,不善言表,而我又恰恰写了许多感激父母、师长、朋友的东西,出版出来算是表达对他们的一种感激和感恩之情”。行走即是经历,经历则有体验,有感悟,文学表达从古到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体验与感悟提供手段。文学书写可以加深和拓宽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侯志明深信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思想史,出书“也算是对自己这些年来精神成长史的一个回顾和梳理。”

对于生活中那些细小而平常的小事,例如吃一碗馄钝,擦一次皮鞋,为父亲买一次酒……其实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作者对于生活小事的注意,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感怀、感动、感激和将其转换成文字的诗意,他的文字朴素而真诚,无甚修饰却也干净利落,细节生动让人浮想联翩。吉狄马加评价这些文章是“好读”的文章,“贵在于‘真情’至上”。侯志明的散文写法,也给阿来带来思考。阿来在为这本书作的序《处处为家处处家》当中也提到“当文学写作日益成为专业化竞技时,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另外一个方向的思考,就是作者在自己跋中提到的‘非专业写作’,我们应该更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