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首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1/5477319.html
<

原创航空知识航空知识

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二发射升空后

航天员在舱内向镜头招手

震撼大图+视频回顾

现场航天员准备和神舟十二号发射瞬间↓↓↓

以上图片均为陈肖/摄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和前几次有什么不同?

神舟十二号四大任务:

1.将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改进后的长征二F运载火箭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新增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天在轨停靠能力。改进了返回技术、进一步提高落点精度,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

2.将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通过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考核验证再生生保、空间站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的各项保障技术。

3.将在轨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

4.将首次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不同点:

1.对接空间站不同,前面对接的天宫一号和二号不是空间站,只是目标飞行器。现在的“天宫”是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

2.驻留时间有不同,从短期1天中期的30天到这次的3个月;

3.完成的试验不同,这次可以做更广泛、深入、系统性的工作。

4.出舱的不同,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支持下,首次开展较长时间的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作业。

5.着陆场地的不同,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神舟十二号发射前的准备(陈肖/摄)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

主要任务有哪些?

根据任务安排,神舟十二号飞行中,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完成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1.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以及物资与废弃物管理等。

2.开展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进行两次出舱活动,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3.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4.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计划开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体锻炼,定期监测、维持与评估自身健康状态。

为什么是这三位航天员被选中

来执行这次飞行任务呢?

航天员选拔

航天活动要求航天员有强壮的身体,以耐受各种恶劣环境条件;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和应付意外情况;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以探索载人航天的经验;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以适应航天探险活动。早期的飞船在主动飞行段和返回飞行段要经受6~8g的过载,航天员大都从空军飞行员或试飞员中选拔而出。后来,载人航天器的力学环境大大改善,航天飞机的过载仅为2~3g,因此对航天员体格方面的要求相应有所降低。

航天员种类

由于载人航天活动的任务渐趋繁多,于是航天员便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航天驾驶员,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驾驶载人航天器。这类航天员一般还是从具有丰富经验的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另一类是科学技术工作人员,他们执行各种空间使命,如在轨道上施放卫星或从轨道上回收、修理卫星;进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医学研究和空间加工试验等。对这类航天员不要求具有飞行的技术和经历,但必须具有某种科学技术的专长。

选拔必须具备的条件

航天员选拔的具体内容根据航天器的装备、航天任务等等方面来确定,一般分为4个方面。

1.一般性条件。与飞行员选拔相同,但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要求更高。

2.医学选拔。除沿用飞行员的医学选拔条件外,还在既往史上注意有无隐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在体检中须全面而细致地检查心血管系统、前庭功能和视觉系统等。

3.心理学选拔。了解个体的感知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灵活性和动作能力。

4.特殊环境因素的耐受性。在以上3项合格后方能进行这一项目的选拔。检查内容包括:超重耐力检查,失重飞行检查,低压缺氧耐力检查,振动耐力检查,隔绝环境适应性检查等等。

根据空间站阶段任务特点要求,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合航天员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并为他们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扎实开展了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特别是针对空间站技术、出舱活动、机械臂操控、心理以及在轨工作生活开展了重点训练,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了学时。

神舟十二号乘组简历

航天员可以携带什么一起升空?

有没有特别的限制?

为了让航天员能够更好地度过这三个月的太空生活,飞行乘组被允许携带少量的私人物品。

汤洪波:我给我们家儿子录了很多平常生活的视频,我偷偷录的,还有包括我爱人一起生活的一些录像,我带上去平常看一看,也是工作之余的放松。

刘伯明:我现在准备带一个全家福,带一个牛娃娃,牛气冲天嘛;还带了一小袋助我睡眠的。有的跟着天舟上的,有的跟着核心舱上的,还有随我们载人船一起上的。

聂海胜:私人物品也都有,作纪念的、作吃的、作展示的都有,到时候大家可能也会看到。

是否有限制?

有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像NASA,每个宇航员仅允许携带20件私人物品和10件官方物品。

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

为首批入驻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

提供了哪些保障条件?

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已按计划完成了9类42项测试,主要包括平台基本功能、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机械臂爬行与在轨辨识、出舱功能以及科学实验柜等测试内容。截至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已在轨运行19天,状态良好,平台设备工作正常。组合体已建立起交会对接姿态和载人环境。经分析确认,组合体满足与神舟十二号交会对接以及航天员进驻的条件。

▲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

天和核心舱提供了50m?3;的航天员活动空间,配备了3个独立卧室和1个卫生间,保证航天员日常生活起居。航天食品方面,配置了余种营养均衡、品种丰富、口感良好、长保质期的航天食品;就餐区域配置了食品加热、冷藏及饮水设备,还有折叠桌,方便航天员就餐;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通过天地通信链路和视频通话设备,可实现空间站与地面的双向视频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载人环境控制方面,相比前期载人飞行任务,空间站核心舱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包括电解制氧、冷凝水收集与处理、尿处理、二氧化碳去除,以及微量有害气体去除等子系统,能够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天和核心舱舱内环境

空间站中的水和空气

如何循环利用?

空间站中的航天员因为要长时间的生活工作,因此空间站中具有一套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的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此外,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重新生成氧气,这也降低了氧气的补给需求。

长期失重状态下

航天员如何维持身体机能正常?

长期失重而引起航天员肌肉萎缩、骨质脱钙等一系列问题,目前的主要对抗措施有两个:一是吃药,二是体育锻炼。所以我们的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上要通过骑自行车的方式进行身体机能的锻炼。不过实践证明,在在轨时间非常长的情况下,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十分好,所以也需进行新的探索。克服失重不利影响的最好办法就是用人工的办法产生重力,但是由于目前技术上的困难,人工重力现在还无法实用。

制图:杨仕成、姜宣凭、李潇雪

(图源:新华网)

运载火箭末级残骸

和寿命末期的载人航天器

将如何处理?

运载火箭末级经过轨道高度的自然衰减最终再入大气层销毁,是目前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各型火箭末级均已采用了钝化技术处理,不会在轨道上发生爆炸而产生空间碎片,末级绝大部分组件将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极低。

天舟货运飞船在完成预定任务后,将受控离轨再入大气层销毁,极少量残骸陨落南太平洋海域,神舟载人飞船的推进舱与轨道舱在再入大气层时也将烧蚀销毁,不会对地面造成危害。

相约九月金秋时节

期待你们的凯旋

中国航天

加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原标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站首批太空访客即将到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