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五为何探月如何探月这里有答案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踏上奔月之旅。未来的20多天,她的每一步行程都牵动我们的心。很多人有疑问,我们为什么要请“嫦娥”不辞辛劳赶赴38万公里外的月球挖“土”?她选择降落和挖“土”的地方有何特点?大致要经历一段怎样的旅程?对此记者采访了著名航天科普专家庞之浩。困惑1:研究月壤有何科研价值?庞之浩说。目前探测月球有三种常用方法:一是环绕探测,主要用于对月球进行综合性普查;二是着陆和巡视探测,主要用于对月球进行区域性详查;三是采样返回探测,主要用于对月球进行区域性精查,因为把采集到的月球样品运回地球后可供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精细研究,但技术更复杂。这三种空间探测方式有明显的递进关系,每一步都是对前一步的深化,并为下一步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全面、深入了解月球的目的。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所以月球表面的月壤是月球岩石在受地外星体的撞击,以及受到宇宙射线辐射和太阳风轰击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基本上是一些细碎的石沫。通过研究它们能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物质含量、地质演化历史,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为以后的载人登月和月球科研站的选址提供有关数据。困惑2:之前都有哪些国家尝试探月,效果如何?庞之浩表示,月球采样返回可分无人月球采样返回和载人月球采样返回两种方式。在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探测方面,苏联可以说是开路先锋。年9月至年8月,苏联先后发射月球16号、20号和24号3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总共带回克月球样品。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月球16号。它高约4米,底部直径约4米,重5.8吨,由下降级(又叫着陆器)和上升级(又叫上升器)组成。月球16号在月面软着陆后,用自动钻孔机采集月球样品,然后把样品封装于返回舱内,接着上升级从月面起飞返回地球,最终返回舱于年9月24日在苏联境内着陆。它从月球丰饶海取回了一块克的小样本。年2月14日发射的月球20号与月球16号基本相同,但由于遇上了玄武岩,它只从月球阿波罗尼厄斯高地采集到了55克月球样品。月球24号于年8月18日在月球危海东南部软着陆。其结构与月球16号、20号一样,但它从2米深处挖取了月球岩,并总共从月球危海获得了克的样品。美国是通过阿波罗11号至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在年7月至年12月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13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其余6艘飞船完成登月,带回大量月岩样品,为月球研究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大大充实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尤其是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3米深的月球岩芯,发现土壤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从而结束了多年来关于月球是冷还是热的争论。困惑3:此次“嫦五”探月将经历怎样的旅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将先后经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下降、月面采样、月面上升、交会对接、环月等待、月地转移、轨道分离和再入回收等飞行阶段,最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然后将约克月球样品送至地面实验室开展精细的研究。其大概过程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进入月球轨道后将两两分离,轨道器-返回器(简称轨返)组合体留在轨道,着陆器-上升器(简称着上)组合体在月面上降落。着陆后,用着陆器上的采样装置获取月壤,采集的样品放在上升器里,进行无污严密封装;随后,上升器从月面起飞,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把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分离;接着,轨返组合体踏上归途,在距地球一定高度处返回器从轨返组合体中分离;最终,返回器采用半弹道跳跃再入方式进入大气层,落至预定的着陆场。困惑4:“嫦五”探月选择目的地有何讲究?庞之浩说,据月球科学家介绍,嫦娥五号将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此地从未有其他国家的探测器到访过。风暴洋相对较年轻,富集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存在大约13亿至20亿年前的玄武岩,获得这些年轻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将有助于推进对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它可以填补科学家对月球火山活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庞之浩说,而且由于嫦娥五号采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方案,这也为我国未来的载人登月奠定了基础,因为这种方案也适合载人登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