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网传照片显示,疑似“东风”-26B远程弹道导弹一级火箭发动机的残骸坠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戈壁滩上,弹体上还标有E/ADF—26B的标志。有入说,E/A这个标志意味着该导弹使用了电磁脉冲弹头,用来攻击敌方的指挥中枢和电子系统。但熟悉中国武器装备标志规范的专业人士都知道,“E”是代表原第二炮兵(现为火箭军)、A是代表导弹,而DF-26B则代表“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的第二种改进型。在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特别是其核常兼备、陆海两用”的特点,标志着国产反航母弹道导弹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了千米以上。据外媒猜测,“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是在年之后才装备部队的,属于最新装备。这么快就推出了第二种改进型确实出乎外界的预料。而所谓的改进型,无非有这几种改进方向:一是进一步加大导弹的射程,使其接近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标准;二是换装新型弹头,提高导弹的毁伤能力和命中精度;三是改进导弹的突防能力,确保导弹能够有效突破敌方的反导系统。在上述三种改进方向中,提高导弹射程的需求并不迫切,毕竟中国还拥有多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后两个改进方向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已知“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可运载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其中,核弹头估计为单弹头,但拥有运载分导式多弹头的潜力;而常规弹头的品种较多,估计应以集束弹头、爆破杀伤弹头、侵彻钻地弹头为主,并不排除研制装备电磁脉冲等新型弹头的可能性。至于改进导弹的突防能力,很可能是在现有的“速燃火箭发动机、机动变轨、释放诱饵”等手段的基础上,使用更先进的突防手段。总之,“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作为一款新型武器平台,改进潜力还是相当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火箭军部队武器需求的发展,未来的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还会待续进行改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