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但据他回忆,他曾经在太空听到过诡异的“敲门声”。直到1年后,这个谜底才揭晓,而答案令他不禁后怕:多亏当时冷静!
奇异的“敲门声”杨利伟的航天之旅始于“神舟五号”飞船,在此之前,他经历了多重严格的选拔,从众多精英航天员里脱颖而出,光荣地成为了第一个乘坐载人航天飞船的中国航天员。
在发射之前,杨利伟着重学习了航天飞船的各项操作,同时也对太空的基本科学常识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10月15日9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州五号”飞船进入了发射倒计时。“10,9,8,7……,2,1,点火!”随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喷射出高热气流,杨利伟进入升空状态,控制身体适应高达8G的加速度重力。
秒火箭一、二级分离,秒整流罩分离,秒二级主发动机关机,秒船箭分离……飞船按照预定程序不断升空。
升空10分钟后正式进入预定轨道。此时杨利伟的心头才算松了一口气,最惊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此时飞船飘荡在浩瀚的太空,杨利伟看着外面熟悉又陌生的地球,心里充满了激动与自豪。
然而令他惊讶的事情出现了。在寂静的太空中,杨利伟清晰地听到了一阵“咚咚咚”的声音从飞船外部传来,宛如奇异的敲门声。而他在升空前进行过多次精神评估,绝不可能在紧张下出现幻觉。
莫非是传说中的外星人?但杨利伟作为接受过科学教育的航天员,并不会接受这种说法,毕竟此时轨道中的飞船速度高达每秒7.9公里,绝不可能有任何人做到“敲门”的动作。
探究谜底对于这个奇异的声音,杨利伟最先怀疑的是飞船本身的设施有没有出现异常。于是他立马动身检查飞船的各种设备,但经过仔细复查,杨利伟确认飞船本身一切正常。此时杨利伟心里猜测,恐怕是飞船外部的零部件有松动,这才导致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响。
但此时中国航天界并不具备太空行走的条件,杨利伟也没有执行出舱任务的许可,因此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暂时放下这个奇异的“敲门声”,先抓紧时间进行别的科研任务。“神舟五号”预定的航天时间只有短短21个小时,因此时间容不得浪费。
放下心头的疑惑后,杨利伟开始执行别的科研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科研工作后,北京时间10月16日凌晨6点,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完成了全部预定任务,顺利返回地面,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
当负责回收飞船的工作人员搀扶着杨利伟出来后,杨利伟难掩心中的喜悦与激动,向大家挥手致意。不过在他的心里,那段奇异的敲门声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于是他着陆后第一时间向总部进行了汇报。
航天界的科学家得知了杨利伟的见闻后,也感到十分神奇——既然飞船的设备都完好无损,“敲门声”又是从何而来呢?为此,科学家们特意对回收的“神舟五号”飞船进行了复查。不过谁也没想到,直到1年后,这个谜底才被揭晓。
水落石出通过对“神舟五号”飞船进行检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在经历了太空之旅后,“神舟五号”不仅出现了外壳形变,而且被层层保护的内壁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也就是说,“神舟五号”很可能在极短时间内遭受了极高温与极低温,这才在极大的温差作用下产生了变形。
据杨利伟回忆,发生“敲门声”的时候,正是“神舟五号”刚刚进入预定轨道不久的时候。这样一来,那个奇异的“敲门声”也就对得上号了——“神州五号”在高速穿越大气层时,飞船表面会产生度以上的高温,但一进入冰冷的太空,飞船又会处于零下多度的寒冷中。
在热胀冷缩定律的作用下,即便“神舟五号”采用了大量抗高温材料,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形变。而形变过程中出现“敲门声”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年,杨利伟面对记者的镜头回忆起了这个有趣的谜题,不过他已经找到了最后的答案,那就是热胀冷缩定律。不过杨利伟也对记者表示,多亏他当时比较冷静,没有因为这种正常现象拖累了预定的科研项目进展。
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坚定对科学的信念,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很可能会耽搁“神舟五号”肩负的科研任务。最后他总结道:我们航天员不仅要重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强化。
这番话所言非虚,航天员是世界上距离人类最遥远的少数人,如果没有绝对理性的头脑,就不可能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中执行任务。因此作为科研先驱者的航天员都是极其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