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碌碡,槽碾,碓臼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有关古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204/4572199.html

在内蒙古中西部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市境内,有许多地名中包含碌碡(蒙古语为“保力图”、“宝力图”或“波罗图”等)、槽碾(曹碾)、碓臼(兑九),这些以有关古老农具命名的地名,反映了古代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广泛进行农业生产的历史。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历史上一直是传统的牧区,进行农业生产是清朝后期民国初年“蒙地放垦”才开始的。实际上,这一地区,也是小编的家乡,早在蒙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3世纪初就开始大规模农业生产了。

某地图软件搜索“碌碡”地名的结果

乌兰察布市有34处,呼和浩特市4处,鄂尔多斯市4处,包头市3处。实际上,没有被收录的还有很多。

一、历史背景

辽金时期,蒙古族在蒙古高原迅速崛起。蒙古族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以游牧为生,在当时处于奴隶社会后期。在攻灭西夏、金国、南宋的过程中,一度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把占领区的民众或杀戮、或抓为奴隶,把良田改做牧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出现了“中原膏腴之地,不耕者十三四”、“里舍为空”的残败凄凉景象。

成吉思汗占领了金的中部(今北京)之后,特别是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在很多地方遭到了南宋军民的誓死抵抗。比如襄阳,蒙古军围攻了6年才攻破;在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汗都被打死了。诸如上述这样长期而激烈的攻城战役,就需要巨大的粮食补给,而蒙古族传统的牧场并不能支撑这样巨量的补给。于是,为增加税收,供应军需,成吉思汗采纳了大臣耶律楚材的建议,这一做法才逐渐开始发生改变,蒙古政权开始重视农业生产。《元史·兵志》记载,“国初,用兵征讨,遇坚城大敌,则必立屯田以守之。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屯田,以资军饷。”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蒙古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面对统治区农业生产日渐凋敝、民不聊生的严峻现实,为加强新政权的物质基础,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颁布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的诏令,采取了一系列“重农”或“劝农”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在中央和地方设立“劝农官”和“劝农”机构,把“户口增,田野辟”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标准;招集逃亡民众,鼓励开荒;推广“锄社”农业互助组织,设置“义仓”备荒;编修《农桑辑要》、《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农学书籍,组织、指导农业生产;建立周密的水利建设制度等五个方面,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元代的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的。

元代王祯编撰的《农书》中的碌碡插图

元代碌碡不同于我们现在的一头粗一头细的形状,而是如图中的蛋形。

二、蒙元时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地的是什么人

那么,当时在内蒙古中西部、大青山南北广大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是什么人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些种地的既不是蒙古族人,也不是汉族人,而是被称为“种田白达达(鞑鞑)”(《元史》卷九八《兵志兵制》)的汪古部人。

汪古,是金元时期居住在大青山以北部族的名称。在一些历史书籍中也称雍古、王孤、瓮古、旺古、汪骨、汪古剔等。波斯历史学家拉施德(拉施德丁)《史集》解释说:金朝皇帝为了防御蒙古、克烈、乃蛮等部,修筑了一道边墙,蒙古语读音为,交给该部守卫,后来就以这道边墙的蒙古语发音(unkuh)称其为“汪古”。

最早记录汪古部活动的,是元代脱脱主持编撰的《辽史》,在其中的《天祚帝本纪》所附的《耶律大石传》中记载:年夏,在辽天祚帝准备与金军决战时,“大石不自安,遂杀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黑水,见白达达详稳(“详稳”,辽代官名为汉语“将军”一词的契丹语转译。各部族设某部详稳司,有详稳、都监等官)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可敦城,驻北庭都护府……”“床古儿”,是当时汪古部的首领,“白达达详稳司”的长官;“黑水”是今天包头市达茂旗的艾不盖河。

关于汪古部的族源,学界并没有定论。王国维等学者认为是蒙古族的一部,而一直居住在今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的汪古部部长阿剌兀思剔吉忽里自认为是沙陀(突厥一部)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的后代,也有的学者认为汪古部是回鹘(今维吾尔族)的后裔。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汪古部的民族成分十分复杂,是回鹘、突厥等诸多民族的混合体。

唐会昌元年(),回鹘被黠戛斯(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人先祖)所破,其一部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这一部分回鹘人后臣属于辽,金灭辽后又臣属于金,在此期间,又吸收了一些从西域内迁的回鹘人、亡国的契丹人,以及邻近的汉人和西夏人。汪古部的基本成分是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结合而成,容貌和亲人去世后用刀划破脸面痛苦的的习俗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所以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袒,以区别于蒙古语族的鞑靼或黑鞑靼。元朝把汪古归为第二等色目人中。

汪古部原住金代边墙(界壕)以外,其中心最初为今金界壕边的按达堡子(今达茂旗额尔敦敖包木胡儿索卜嘎古城),后迁移至黑水新城(今达茂旗百灵庙镇东北艾不盖河北岸敖伦苏木古城)。蒙古灭金后,因与成吉思汗结为“世婚世友”的“安达忽达”(兄弟和亲家),引导蒙古大军越过金界壕有功,被封五千户,因此就又占据有净州(今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砂井(今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和丰州(今呼和浩特市东白塔村一带)和集宁(今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巴彦塔拉乡土城子村集宁路古城)等地。汪古部的活动区域涵盖了阴山南北甚至山西、河北北部地区。

汪古各部及相关古城遗址简要地图

三、内蒙古中西部“后山”地区蒙元时期农业生产历史遗迹和文物

最初,汪古部也是以畜牧业为主。元朝政府建立后,全国连续发生了多次大饥荒;同时由于汪古部初代首领阿剌兀思剔吉忽里有功被封五千户,领地急剧扩大,新筑了很多城镇;同时由于战乱、饥荒,领地范围内涌入很多饥民,人口急剧增长后,单纯的牧业经济很难满足需求,汪古部也一时面临着巨大的缺少粮食的危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九年,监察御史王恽在上奏的《便民三十五事》说,汪古部所辖的“新城(即黑水新城,今敖伦苏木古城)、沙井(砂井总管府,位于今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静州(即净州,今四子王旗城卜子古城)等仓,供饷繁重,和籴粮斛浩大,应就近屯田,以实沙、静两仓”,于是,元世祖采纳了王恽的建议,在呼和浩特“丰州界河两旁”一带实行大规模军民屯垦。

作为蒙元政权的“世婚世友”的坚定盟友,位于大青山北部汪古部主体,一方面为解决自身问题,一方面也是积极响应忽必烈的号召,于是,后山地区广泛的农业生产活动第一次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了。

限于极其有限的历史记载,当时后山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具体情况已不可能知晓,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的历史遗迹和遗物来初步了解到当时的情况。

在大青山南北极其众多的蒙元时期汪古部古城遗址附近,在艾不盖河、锡拉穆伦河(塔布河)沿岸,在广袤的后山地区的各处河滩(河湾)地,经过汪古部在元代的大规模农业生产,遗留下了极其众多的碌碡、碓臼、磨盘、槽碾等古老的农业生产工具。特别是在最初汪古部的政治中心按达堡子周边,今达茂旗的额尔敦敖包花格纳、狗不舔山一带,集中遗留下了好几十个古代碌碡。

另外达茂旗希拉穆仁镇呼和点素嘎查(当地俗称“召河一队”)柴木代草原,一处平缓的坡地上,有一处蒙元时期的汪古部村落遗址。早年间遗址中随处可见残砖断瓦和滴水残片、黑釉陶瓷片,最显眼的是有三个碌碡,所以当地汉族人称这里为“三颗碌碡”。遗址西南角有一座庙宇,上面曾经放置有一块景教墓顶石。遗址东南约米处,曾经遗留有一个直径6米、边宽30厘米、槽宽20厘米、深7厘米的槽碾,文物工作者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考古调查时,槽碾的轮子已经不在了。

清朝初年,四子部、喀尔喀右翼部、茂明安部等蒙古人从遥远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带来到后山,看到某处有古代遗留的碌碡,就把这地方起名为“保力图”(“宝力图”或“波罗图”,汉语意为碌碡);其后的清末民初,随着“移民实边”、“蒙地放垦”政策的推行,大量山西、陕西、河北一带汉族人来到后山地区开地耕种,他们很多人在心中疑惑所开的地竟是“熟地”,留有以前开垦过的痕迹(俗称“地影子”),看到不知什么时候遗留下的众多石制古老农具,于是以物为地名,就这样一个个带有“碌碡”、“槽碾”、“碓臼”的地名应运而生。

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出土的元代铁犁石碓臼

上图拍摄于按达堡子古城(达茂旗额尔敦敖包木胡儿索卜嘎古城)附近

按达堡子古城附近的碌碡残件敖伦苏木古城遗址附近的元代大型槽碾

四、消失了的古代碌碡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包产到户”)的推行,后山农村一般几户亲朋好友联合开辟一处打麦场,用于脱粒的碌碡一下子成了稀缺物品。小编的父亲当年是个乡村“游医”,常年跑达茂旗牧区,他告诉村里人说额尔敦敖包狗不舔山附近遗存有很多古时候的碌碡,村里人得知情况后就套着马车拉回了好几个。其余遗留的蒙元时期古代碌碡都被周边知情的村民拉回村里使用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碌碡也失去了作用,这些被拉回村里的古代碌碡也弃之不用了,大部分都不知所踪了。

主要参考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元史》。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年,盖山林《阴山汪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