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举世瞩目。作为整个任务的核心,杨孟飞却低调如常。身为中科院院士的他,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说,从事科研工作,切忌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杨孟飞生长于人杰地灵的湘江之畔。凭着对数字计算的浓厚兴趣,报考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当时还十分陌生的计算机专业。那时,高考刚恢复不久,计算机科学刚刚引入中国。杨孟飞没有一丝懈怠,到大学毕业时,硬是把当时国内所有能够拿到的计算机技术成果全部研读了一遍。“国家给了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去学习研究这么先进的技术,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杨孟飞说。
愿得此身长报国,直上九霄揽日月。
年大学毕业后,杨孟飞考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从此迈进航天的大门。在此后30余年的科研中,他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诸多难题,从一名研究人员逐渐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的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从此,杨孟飞十年如一日,扎根科研一线。
杨孟飞是计算机控制专业出身,为了圆满完成嫦娥五号科研任务,他还认真研学了热控学、机构学,甚至高温火工品专业的知识。十几本厚厚的专业书籍,摞在一起差不多两尺多高,为把知识钻研透彻,每一章每一页他都用心地学习,还经常与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交流讨论。
杨孟飞有一股韧劲,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全力做到最好。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研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突破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等首创性技术,杨孟飞经常通宵达旦,不断提出完善方案。
“技术要见底、产品要见底、过程要见底”,是杨孟飞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对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极高,总是“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到真正可信。以至于在嫦娥团队中流传着一句话:如果谁能够经得住杨孟飞的盘问,就算真正过关了。
正是这种追求完美,要做就做最好的“见底”精神,确保嫦娥五号按节点完成了研制工作。嫦娥五号飞控任务二十余天,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在采样封装阶段,他整整48小时没有合眼,始终在科研最前线与一线设计师并肩作战。
工作中,杨孟飞经常是半夜下了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跟科研人员一起开展技术研讨,第二天又继续忙碌。生活中,杨孟飞也非常简朴,出差的时候从来不带随行人员,经常是一个人背着包就走。到了对方单位,也从不搞特殊化,与技术人员一起吃个简单盒饭就开始工作,要是赶上周末或者节假日,他就到街边店吃饭,绝不给对方单位添麻烦。
在杨孟飞的带领和影响下,整个嫦娥五号研制团队也烙下了他的性格印迹:脚踏实地,坚持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他的培养下,年轻一代的航天人迅速成长,一大批青年人员被评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一支具有爱国精神、国际视野、能打敢拼的科研团队,挑起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大梁,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着任务成功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