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励志妈妈与孩子一起上大学,有梦想什么

与妈妈同一年考上大学,

是一种什么感受?

和妈妈考进同一所大学成为校友,

又是怎样的体验?

母爱的伟大,如榜样的力量无穷,

愿每一个梦想都不被辜负。

妈妈和孩子一起追梦的过程,

告诉我们:

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57岁成都妈妈与儿子一起考上大学

只为追寻电影梦

有人60岁的时候走下工作岗位,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有人60岁的时候,决心挥手告别过去,开启一段人生新征程。

周建,一个生活在四川成都的“嬢嬢”,在她57岁这年,决定走进大学校园,追寻自己的电影梦想。

周建儿子送她入学(受访者提供)

做过纺织工人,当过英语老师,也成立了公司,周建的前半生充斥着酸甜苦辣,也收获满满。当人生进度来到下半场,她开始选择了另一种人生,考大学、学电影,还立下了要拍一部电影的人生目标。“我也可以像别人一样去公园走走,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我觉得这样更有意义。”周建说。

年7月,57岁的周建,与儿子一起参加了高考,并考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编导系,成为这所大学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新生,与年龄相差四十岁的同班同学一起追梦。对她来说,这是离梦想更进了一步。

周建大学班级合照

为加强专业基础,周建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她还会利用课余时间看电影、拉片、找电影脚本来学习,这样的生活,让她感觉充实且快乐,“我感觉我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的时间都在学习。”

谈起想拍电影的初衷,周建表示最开始是因为在年看了一部叫《驴得水》的电影,“那些演员都不怎么有名,而且场景也很简单,一个破庙,一辆旧车就可以拍的这么好,当时我就有了自己拍一部电影的想法。”周建说,自己之前忙于工作,没机会追寻电影梦,但“追寻梦想,多大年龄都不算晚!”

43岁牧民妈妈和儿子一同参加高考

被一本院校录取

43岁的娜日娜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也是在年,她和儿子一起参加高考,母子俩双双过了本科线。

儿子以总成绩分成为乌兰察布市蒙授(蒙古语授课)理科状元,妈妈则以分的成绩过了蒙授文科二本线。同年8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一本降分补录,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年高考中的“大龄考生”,43岁的娜日娜“幸运”地被一本院校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录取。

一个普通的牧区妇女缘何在四十多岁时想起参加高考呢?时光回到年,那年娜日娜正读高三,聋哑的妈妈患了严重的腿疾,几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几个姐姐早已嫁人,妈妈无人照料,考虑再三,娜日娜含泪放弃了高考。

年教育部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取消对高考考生在年龄和婚姻状况上“不超过25周岁”和“未婚”的限制。那一年娜日娜的儿子出生了,24岁的她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

到了年,娜日娜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时国家的高考制度变得更为宽松人性化,只要是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初中毕业3年)的考生都可以参加高考,于是社会考生人数激增。那一年她的小女儿上幼儿园了,她购买学习资料,打起精神准备参加高考。但是因为女儿年幼,牧区的生产生活只靠她爱人一人打理,迫不得已又一次放弃了高考梦。

“参加高考,对于娜日娜而言是一个久远的梦。”她的爱人盖哈玛透露说,“结婚20多年来,她经常念叨着要参加高考,还常常做进考场的梦,特别紧张。”命运兜兜转转,转眼到了年,娜日娜眼看着儿子陶拉嘎也到了要参加高考的时候,心想:“我觉得必须抓住这次机会。”“于是,我和家里人商量,决定上补习班,参加高考。”

娜日娜说,“家里人非常支持,尤其是老公,他是我的后盾。”在呼和浩特上补习班的半年中,娜日娜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每天晚上都学习到12点左右,“不敢浪费一点点时间。”“妈妈的学习劲头特别足,我很受感动!”娜日娜的儿子陶拉嘎告诉记者,“有意思的是,今后和妈妈会在同一座城市上大学,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

42岁妈妈和儿子成为同窗校友

一开学母子就立下挑战书

年10月17日至18日是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新生报到时间。在众多报到的学生当中,有一对母子分外引人注目,这对母子是42岁的妈妈杨雄燕和18岁的儿子李德星。

妈妈杨雄燕,是该校农学院今年新招收的“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简称“一村多”)学员,学习专业为现代农业技术养殖方向。儿子李德星是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作为“3+2”五年制大专学生,今秋,李德星报到上大一。

“到了学校一看,我还和儿子住同一栋宿舍楼。”杨雄燕说,她和儿子,一个住4楼,一个住1楼。该校农学院副院长周文辉介绍,由于学校男女生人数比例不同,学校便将这栋宿舍楼内部隔断一分为二,分两个学院住宿,分东西两个门进出,男生住东边,女生住西边,“宿舍都是提前随机安排好的,母子俩住进一栋宿舍楼纯属巧合。”

三年后,母子俩将一同毕业。报到现场,当着班主任的面,妈妈杨雄燕跟儿子下了挑战书:“我要努力当优秀学员。等到三年级毕业的时候,看谁的分数高、成绩好!”李德星接受了挑战。他说:“跟妈妈在一起上大学,压力太大了,不敢马虎。”

42岁了,为什么还要来上大学?杨雄燕说,家里办了个养殖场,有多平方米的规模,一年要出4万多只鸡。作为茅草村妇女主任,总有村民找她,问些养殖方面的问题,像怎么预防鸡瘟,场子卫生怎么处理,可自己毕竟不是专业学养殖的,遇到不少问题不知道怎么答复。杨雄燕说,当年家里条件艰苦,只读了中专,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年,看到襄职“一村多”的招生宣传后,觉得机会难得,就报了名。

“一村多”考试考政治、语文和农业知识,总分分,杨雄燕考了分。对她来说,这个分数来之不易。备考期间,杨雄燕白天忙家里的养殖场,晚上复习,“学习的时间都是一点点挤出来的,经常学到很晚”。和儿子一起备考期间,两人互相讨论,一起做题,查漏补缺,甚至同做一张试卷比赛“考试”。

46岁妈妈当上儿子的“小学妹”

母子用家书相互勉励

“这个月,她将和我一起毕业,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在浙江师范大学年6月的毕业典礼上,一对特殊的母子毕业生将一起跨出校门。儿子是该校体育学院的学生,名叫顾帅;母亲叫吕程洁,是人文学院的毕业生。

时年46岁的吕程洁,从小就爱读书,但因生活所迫,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他的儿子顾帅考入浙师大后,经常与妈妈分享校园里的多彩与美好。妈妈听得入神,经常打电话问询,巨细必知。渐渐地,吕程洁产生了参加自考的念头,“因为儿子在浙师大,我就在网上查了如何参加浙师大的成人自考,尽最大的努力来当儿子的‘小学妹’。”

年9月,吕程洁报考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人自考)。“刚开始,因为兼着工作,学习时间上不能保证,妈妈学习压力很大。”顾帅说,父母在老家经营一家钢材店,父亲负责裁剪钢材、送货这些比较粗重的活,而母亲则负责接待。

每当有客人上门,母亲只能停下学习。“妈妈的学习时间非常碎片化,年纪大了,记忆力也有些减退,常常都是,但她非常认真,做的笔记连我都自愧不如。”

母亲吕程洁的学习笔记

为了帮妈妈提高学习效率,顾帅每隔一段时间就帮妈妈在网上搜索学习材料,并细心地画重点;遇上专业问题,就帮妈妈去人文学院找“外援”。

“现在,我妈妈可不得了,古诗词、文言文张口就来,看到好书也不忘给我推荐,还常常打趣我爸爸不好好学习。”经过近3年时间,吕程洁完成了“文学概论”“写作”“现代汉语”等10多门课程的学习,并以高分通过学业考试。

春秋四载,母子俩坚持用家书相互勉共同迈向人生新高点。在通讯发达的现在,选择用家书和母亲沟通,顾帅有着自己的想法:“我和父母也有书信的交流,反倒大学后渐忙,和家中的联系陡然减少,母亲也觉如此,所以两人一拍即合,决心将大段想说的话通过书信来交流。”

母子俩相互鼓励,儿子顾帅成功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妈妈吕程洁参与了浙师大的成人自考,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高中辍学的48岁河北妈妈硬核陪考

与儿子同时考上大学

河北河间一名48岁的妈妈陪着儿子备战高考,儿子考上大学,妈妈也考上了!儿子考入浙江万里学院,妈妈考入河北外国语学院。

“终于和儿子一起圆了大学梦,太开心了!”袁建屏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已经扔下课本30年的我还能考上大学。”

30年前,袁建屏读高中二年级时因故辍学。结婚后,她和丈夫在河间经营着一家汽车配件公司。袁建屏的儿子升入高中二年级后,因功课越来越难,心中产生了很多困惑。

袁建屏心想:“我可以跟着儿子一起学习,一起参加高考,这样能在行动上支持儿子,如果考上大学,还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这是一举多得呀!”袁建屏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说到做到,袁建屏随即把生意交给丈夫打理,自己则把全部精力都用来陪着儿子备战高考,同时和儿子一起学习。白天,儿子去学校上学,袁建屏在家自学。

前几个月,她学得很吃力,完全进入不了状态。她说:眼睛在书上,脑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怎么也学不进去。尤其是英语,袁建屏说太难了,单词背了忘、忘了背……但她不气馁,一点一点地学。遇到不会的问题,她就上网求解,或是向儿子请教。

晚上,这对母子经常一起探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儿子帮我解答问题的同时,相当于他自己又把课程复习了一遍,这对他也是一种提高。”袁建屏说,原本紧张枯燥的备考过程,因为母子俩相互陪伴和相互鼓励,变得格外温馨。

年6月,袁建屏和儿子一起参加了高考。“高考当天我和儿子分在了同一所学校考试,我记得进考场的时候被学校的保安拦住了,保安对我说家长不能进考场,我说我是考生,保安特别吃惊,让保安看了我的准考证之后才让我进去了。”袁建屏笑着回忆。

经过这段艰辛难忘的历程,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建屏被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专业录取,儿子则被浙江的一所本科大学录取。

回忆起备战高考的过往点滴,袁建屏满心的喜悦与幸福,“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是很平凡的,只是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孩子也提高了自己。学习无止境,也不分年龄,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因此选择了心理咨询专业,我希望自己圆满完成学业,毕业后能开办一所培训学校。”袁建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50岁护士长陪女儿考研双双被录取

妈妈备考只有两个多月

年西南医科大学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出现了一对相差25岁的母女的名字。她们的励志故事引发热议,网友称她们为“神仙母女”。

年,女儿露露准备第三次报名研究生考试。时间转眼来到9月底,离考试只有不到三个月,妈妈白永旗却感觉女儿复习不在状态。

为了鼓励女儿认真准备,白永旗决定做一名陪考妈妈,加入“考研大军”。成为陪考妈妈,白永旗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此前她已经有两次考研经历。

年至年,中专毕业的白永旗成功读取了全日制专科生和本科生后,年,白永旗尝试考研,第一次考研的她,初试成绩就通医院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年,还有着读研梦想的白永旗又报考了一次研究生,这一次的考研成绩,白永旗面临着被调剂到更远的学校就读,由于本身工作较忙,思虑再三,白永旗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两次考而不读,成为白永旗一直以来的遗憾。

白永旗具备主任护师资格(护理正高职称),医院儿科护士长,四川省儿科护理专委会候任委员,无论是职称还是职务,都取得了相当成绩,她为什么还如此拼?

“我经常做梦回到校园,做梦都梦到自己还在读书,感谢女儿考研,成全了我的读书梦。”白永旗说,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目标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在充分了解过导师的情况后,白永旗最终选择报考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

报名后,接下来就是全力备考。这时候,留给白永旗的时间也就只有两个多月,不管是作为规培生的女儿,还是作为儿科护士长的妈妈,母女两人上班时间都非常忙碌。

白永旗给自己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她将学习内容平摊到每一天,每天再晚再迟都要完成学习内容,就算当天无法完成,第二天也必须补上。有时还要加班的白永旗,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以及任何可以被她利用起来的碎片化时间来学习。

最后,综合初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母女两人都被自己心仪的学校专业拟录取。露露眼里的母亲是真正的学霸,勤奋、好学、执着、永不言败。

“我们是母女,是同事,未来三年成为同学,这段经历妙不可言!”正是母亲的坚守,让女儿露露选择传承——继续奋战在儿科这条道路上。

上海宿管阿姨在大学里旁听3年

49岁和儿子一起考上研究生

你认为学霸应该是什么样?在上海,有一位49岁的宿管阿姨,连续3年旁听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程,花多天背单词、坚持上网课,和儿子成为同一届研究生。

这位励志的妈妈叫原梦园,本职工作是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公寓的一名前台阿姨。值班时,每天早上10点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

原梦园祖籍在河南焦作,早年从信阳师范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新乡一所中学当生物老师,后来又转了行。年,丈夫的工作调到上海,儿子也去上海上学,年,原梦园也去到上海,全职陪儿子读书。

为什么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陪读妈妈呢?原梦园说,儿子在7岁的时候,查出来有多动症,“当时做测试,孩子的注意力一分钟能分散98次,短时记忆力只有3岁孩子的水平”。原梦园说,儿子小时候的学习成绩非常差,经常是班级倒数。年,孩子读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所以她到了上海全职陪读。

不过在原梦园看来,她真正的陪读只有初三一年。那一年里,她陪孩子一起学习,也帮孩子闭卷提问,加强记忆。最终,因为“老师抓得紧”和“孩子考试发挥得好”,孩子考入上海有名的格致中学。孩子读了高中,她的陪读就少了很多,后来孩子又考入上海大学,原梦园就基本没再管过孩子的学习。

“其实从小学开始,我就有和儿子一起学习的习惯。”原梦园说,后来儿子上了大学,她的学习习惯突然停止了,“心里很难受,必须要学个什么东西”。年,原梦园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因为本身喜欢文学,她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至于学校,她直接报考复旦大学。

为什么要考复旦大学?原梦园说,也是为了儿子。因为儿子在大学期间,流露出想去复旦读研的念头,但是儿子很不自信。“我说,我要给他做榜样。我要到复旦等你,如果我都考上了,你看着办吧”。原梦园果然考上了复旦大学的成人本科,成为了儿子的“学姐”。

两年后,到了儿子考研的时候,原梦园又做出一个决定:陪孩子一起考研。“因为考研是个艰苦的过程,我担心孩子不能坚持下来,怕他半途而废。”而且原梦园还很文艺地畅想:“母子俩一起考研,想想就很幸福,很浪漫。”

研究生考试的内容极其繁重,特别是英语,需要海量的词汇筹备。原梦园当时已经48岁了,几乎是从零开始英语学习。更让人惊讶的是,原梦园还不是全职备考,此前她还应聘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宿管员工作,工作时间是“做一休一”,她的备考时间就更显紧张了。年12月,母子一起考研。最终,儿子被录取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原梦园被录取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陪读妈妈”也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陪读妈妈”,只是在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监督孩子的学习,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妈妈也牺牲掉了自己的人生。在原梦园看来,陪读妈妈完全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让自己的人生更绚丽一些。

48岁重庆妈妈在儿子鼓励下上大学

感叹遇上了最好的时代

外号“冉菊花”的冉秀清,是重庆云阳种植菊花的创业者,从农民到公司董事长,她经历了太多坎坷与艰辛。

冉秀清从小家庭困难,尽管曾经学习成绩优秀,迫于无奈她还是早早辍学打工。长大以后结了婚生了娃,跟着老公外出包工地,却遇到上级跑路,民工都来找他们要债,结果自己还要被迫还债。

在外打工很苦,后来觉得太想孩子,还是决定回到老家。在经历了当代课老师被迫下岗,开小卖部又失败之后,生活的压力几乎让她喘不过气来。意想不到的是,年她在老家重庆云阳种菊花,却一步步种植扩大,成立了公司远销国外,成为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可是成功的她,内心却希望儿子能够找个稳定的工作,不愿让儿子像自己一样创业吃苦。

从小乖巧的儿子卢鑫学习优异,年8月考入四川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年8月,被四川大学保送至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儿子大学毕业保研却不听母亲的安排,选择了跨专业读文学,想要独自追求自己的作家梦……这让母子俩产生了隔阂。

转眼间到了年7月,卢鑫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正式步入社会。他先是在成都一家中学生作文辅导机构任职,后又注册了自己的辅导学校,事业上渐渐起航。时隔多年,当儿子真的出书立业,她才恍然大悟:原来放弃稳定突破自我,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人生吗?

终于,她懂得了儿子,也在儿子的鼓励下,完成了自己人生新的挑战。年下半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面向退役军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特殊群体开办大专班,这个消息让冉秀清十分激动。年10月,冉秀清坐到了大学的课堂上。

年疫情期间,卢鑫因辅导学校临时关闭回到云阳老家,在父母身边生活了三个多月。他边写作,边辅导妈妈学习,每天还替妈妈公司打理网站,母子相处得非常融洽。

对于就业观念,冉秀清有了新的感悟:“时代在变,观念也得变。以前,我只认为教师、公务员是最稳定的职业。但这些行业如果不上进,也有被淘汰的危险。只要敢于突破自我,增强知识储备,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卢鑫称赞妈妈讲得好。

冉秀清动情地说:“儿子,感谢你对老妈的鼓励。我们遇上了最好的时代,让我们娘儿俩共同成长!”

封面新闻王蕾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新网、内蒙古日报、中国教育报、重庆卫视、大河客户端、农村青年杂志、楚天都市报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