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中国人以实力证明自己不仅能造出“两弹一星”,也能实现载人航天。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员先后11人、14人次征战太空,六问九天,绕地球飞行多圈,行程达余万公里。第一次天地往返,杨利伟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第一次出舱行走,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第一次手控对接,刘旺以漂亮的“太空十环”成功搭建起中国人的太空家园;第一次太空授课,王亚平为广大青少年播下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第一次中期驻留,景海鹏和陈冬顺利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
作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尖端科技领域又一重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与当年的白手起家不同,从一开始就继承了先辈创业者留下的宝贵物质、精神财富。并以非凡的业绩,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年12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我们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决定我国发展未来的重大战略。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航天科技取得的创新成果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创新信念和信心,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
戚发轫秉承“两弹一星”精神搞航天
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做出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决策,明确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自此,以“”为代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载人飞船立项,戚发轫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那一年,他59岁,因为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而刚刚卸下“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的担子,又旋即被委此重任。
当时,尽管我国已经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并且,载人飞船工程涉及技术领域的广度、难度,若与我国以往研制的各类卫星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航天器上有了人。人命关天,岂敢儿戏。戚发轫深知其中的分量。
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戚发轫和老一辈“两弹一星”人走过的路。年2月,专门负责卫星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把戚发轫和另外17人调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戚发轫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35岁这年,戚发轫亲手为祖国造了一颗卫星挂上星空。
中国第一星的研制,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没经验,没资料,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尽管如此,这些勇士依旧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坚持着,直到年4月24日,诞生于艰难之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在苍茫大漠中的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地飞上了浩瀚太空。
戚发轫回忆说:“年4月24日,那是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时候,‘打上去了,入轨了,听到乐曲了’,那些声音至今还在耳边。那一年,我37岁。”
11个月后的年3月,他和同事们研制的“实践一号”科学探测卫星,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这颗设计寿命一年却在太空翱翔了八年多的卫星,源源不断地向地面发回了大量珍贵的科学实验数据,为以后卫星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带着“两弹一星”精神,戚发轫和所有参与研制飞船的科技人员踏上了漫漫求索路——年,用4年时间建设的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在北京西北郊的一片农田里拔地而起,已经组装起来的四艘供地面试验用的初样飞船已在里面同时展开测试。年下半年,戚发轫率队远赴酒泉发射场,进行试验飞船合练准备。在热浪滚滚的沙漠中,队伍用四个月时间,完成了飞船全部技术流程的演练,并与火箭系统、发射系统和测试系统进行了对接。茫茫大草原,着陆场也陆续建好。
这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新型火箭“长征二号F”托举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直上九霄。在太空飞行21个小时后,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
从年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飞船首飞,中国不过用了短短7年多时间。神舟一号飞船升空后,国外的一个媒体曾将这艘船比喻为“上帝之舟”。
亲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路艰苦卓绝发展历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说:“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年1月10日,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也有了新的提高……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飞行14圈,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由此,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那一刻,许多指挥台上的老专家都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戚发轫却平静如常:“我们花了11年时间,没有把握,不会把杨利伟送上天。”据他讲,除了在地面上做的无数次试验外,团队还做了4次无人试验,对“上天”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反复修正。“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安全,我们设想了多个故障,并且都做了预案。当然,最终那多个预案一个也没有用过。”
吴杰与太空擦肩而过的英雄
年1月5日,根据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首批14名航天员加入到这个担负特殊使命的英雄群体。年5月7日,中国完成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工作,7名航天员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
吴杰,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与其他航天员不同的是,他提前两年,和另一名战友李庆龙作为中国提前选拔出的两名航天员教员,前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基础性科目训练。
为期一年的训练是残酷的。一次训练,李庆龙和吴杰被拉到北极圈的一片雪野,在-50℃的低温中生存了48个小时。训练方提供的全部食物,仅仅是很少的压缩饼干等救生食物。“两天两夜很少合眼,感觉异常痛苦。”李庆龙说,仅这一次训练下来,体重足足掉了四斤。而这,只是训练中微不足道的一瞬。
像是两个怀揣秘密北上取经的人,吴杰和李庆龙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四年课程。年11月,出生于年的吴杰获得了“联盟”号飞船指令长证书。拥有这张证书,意味着他有资格驾驶任何一艘“联盟”号飞船,完成所有职业航天员内心最为梦想的目标——探索广袤的太空。而后,他们转身回国,言传身教。
应该说,吴杰和李庆龙是当时整个中国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两个人。年1月,两人以航天员教练员和航天员的双重身份编入中国航天员大队。
年7月,在杨利伟首飞之前,首批14名航天员集体参加考核,这对他们来说相当于生死一战。考评委员会通过复核试卷、回放录像、计算训练五年多来的各项考试等级和训练成绩,综合各界意见,最后给每个航天员打出总分。
7月3日,评选结果揭晓: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这意味着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正式产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并且,这个成绩还打破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项纪录: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
但这也意味着,并非所有首批航天员都有登上太空的机会。吴杰和李庆龙就是如此。16年里,他们一次次落选,一次次准备,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都献给了漫长的等待。年1月,上级宣布了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等5名航天员停航停训的命令。由于年龄原因,他们再也没有飞天的机会。吴杰给这场漫长考试的答案是“不忘初心,不悔始终”。
邓清明至今还记得,年3月13日,在停航停训仪式上,陈全紧握他的手说:“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邓清明也记得中国航天员中心党委书记李新科对这五名停航停训航天员说,“他们的等待与神舟飞天的辉煌一起,构成了中国航天史上最厚重的一页”。他们同样是共和国的飞天英雄!
同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邓清明,同样经历漫长的等待,至今仍在时刻准备着。同时,他也是目前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邓清明三次入选备份梯队,每次都完成了和主份乘组同样内容、同样标准的训练任务,却一再与飞天失之交臂。“目送自己的战友一次次飞天成功,一次次载誉归来,说心里话,没有失落感是不可能的。”他不停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可以执行任务,而我不行呢?航天员是我的职业啊,如果没有机会执行任务,那不是我的失职吗?”
但任务却没有给落选的航天员太多时间整理负面情绪。每次任务成功后,每名航天员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给自己“归零”,抛开过去,放空自己,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年神舟十一号任务发射前一天,航天员中心领导来到问天阁,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任务,邓清明和另一名航天员作为备份。领导让他们谈谈对任命决定的感受,轮到邓清明发言时,他停了一会儿,紧紧地抱住景海鹏说:“海鹏,祝贺你!”景海鹏也饱含深情地说:“谢谢你,兄弟!”整个问天阁大厅寂静无声,那个长达两分钟的拥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虽然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美丽的飞天梦想永远激励我拼搏奋斗。”邓清明始终保持着备战状态,对未来的任务充满了信心。
杨利伟“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年10月15日6时许,航天员杨利伟在三名护送员陪伴下,登上5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飞船平台,四人沉默不言。负责关舱门的工程师觉得有必要调节下气氛,问杨利伟:“知不知道当年给加加林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在干什么?”杨利伟不知道。工程师说:“他成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的馆长。”6时15分,杨利伟接到命令,独自钻进神舟五号飞船。关门时,他对工程师说:“馆长,明天见。”
不知这段对话有没有帮助杨利伟放松心情,不过监视数据显示,直到9点钟火箭发射,他的心律始终保持在76下。点火倒计时数到“4”时,他敬了个军礼。
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剧烈抖动,杨利伟的身体产生了共振,五脏六腑仿佛都要碎了,几乎无法承受。这样的煎熬持续了26秒,终于慢慢减轻。后来经过科技人员努力,共振问题得到解决,以后的飞行任务中再也没有发生。
进入太空,享受着失重的快感,杨利伟为祖国感到无比自豪。他在工作日志背面写道:“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并把日志举到摄像头前,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心情。
10月16日6时许,飞船脱离轨道,向着陆场飞去。进入稠密的大气层后,杨利伟目睹了前所未见的一幕: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防烧蚀层剥落产生的红白碎片不停从窗外划过。过了一会,右侧舷窗竟然出现裂纹。他紧张极了,心想:这次看来要“光荣”。事后得知,裂纹来自窗外的防烧涂层,并非舷窗本身。
6点23分,当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同时,神舟五号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杨利伟的嘴唇被麦克风磕了一下,流了血,他毫不在意。几分钟后,搜救人员赶到,杨利伟清晰地记得,打开舱门的年轻战士叫李涛。那一瞬间,他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可见着亲人了!”
一家国外媒体写道:“杨利伟迈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曾经和阿姆斯特朗一同登月的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专门拜访杨利伟说:“没有中国人的太空是不完美的。祝贺你!祝贺中国!”
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模拟器训练大厅,迎面悬挂的“从这里走向太空”7个大字十分醒目。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聂海胜介绍说:“天上一日,地上数年。想成为宇航员,除在空军飞行部队具备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外,还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特定的心理素质;想实现飞天梦,至少要经过3年以上百余项严苛的‘魔鬼化训练’,并能经受住公里空间距离的种种考验。”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训练最多、最痛苦的训练项目,主要检测人体适应加速度带来的超荷载。这是一种巨大的旋转装置,当离心机开动时,被固定在座舱里的航天员,面部肌肉严重变形,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痛苦程度无以言表。这时,航天员不仅要重复各种抗负荷动作,同时还要判断信号答题。聂海胜介绍说:“通过高速离心机旋转,航天员承受的荷载通常能达到8个G,这相当于一个人自身8倍的体重压在自己身上!”但是训练再苦,航天员们也无一人退缩。离心机训练中有两个按钮,左手红色按钮为暂停,右手蓝色按钮为应答。自大队成立至今已20多年,从无一人次在训练时按过红色按钮。
航天员刘洋入选航天员大队时,前辈给她传授的经验之一是“耐住寂寞”,头脑中满是航天员登空时的波澜壮阔,刘洋想象不出这里跟“寂寞”有什么关系。7年后,她不但理解了“耐住寂寞”,而且融入了“寂寞”,“来北京7年,我就知道两个地方,一个是航天城,另一个是航天桥。因为它们都与航天有关”。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历生死考验而不辞
追梦之路,从来不缺少挫折与挑战,甚至要经历生死考验。
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踏上飞天之旅。他们花费近两天时间完成了在轨准备工作,9月27日,翟志刚打开了飞船舱门,在太空迈出了中国人的第一步,成为世界上第个出舱行走的航天员。
突然,轨道舱里响起急促的警报:“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声音被设置为女中音,在天地两端听来却惊心动魄。翟志刚事后回忆,当时觉得自己的头发一下竖了起来。
值守在返回舱里的景海鹏一面检查系统,一面跟刘伯明判断排障,同时向地面发出了报告。
刘伯明一时也搞不清状况,但他做了决定。在地面飞控大厅里,工作人员听到了航天员的对话:
刘伯明:坚持,反正任务我们继续。
翟志刚:明白。
刘伯明: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成!
按计划,翟志刚出舱后要先把固定在舱外的一件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取回舱内,而刘伯明调整了步骤,直接将国旗递了出去。通过电视信号,全世界观众见证了这面由科技人员绣织而成的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经确认,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误报。返回后,三名航天员道出了当时的想法:“如果回不来了,就把这舞动国旗的画面,作为我们的永别吧。”
从杨利伟只身探天到景海鹏三上太空,17年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空间出舱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推进至“空间站时代”,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已启动。按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同时,这也是一个持有合作和开放态度的人类太空之家。
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给在完成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记一等功。
年1月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20周年之际,11名曾经出征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在北京航天城重温入队誓词,表达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拼搏奋进的信心斗志:“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通往星辰大海,尚在征程之上。